放牛郎的樂源

My Little Corner of the World

Monday, May 30, 2005

赫爾辛基的奇觀

"叮鈴鈴—叮鈴鈴—"響起了電話聲.

「喂?」 Cameron極不情願地接起了電話.

「我們是芬蘭建築協會的代表. 這次打電話來是想問問你們心目中最喜歡的芬蘭建築物是什麼?」 在電話的另外一頭一個中年男子非常有禮貌地問道.

經過一段短時間的沉默. 「我未去過芬蘭, 你問小奧吧.」 說完這句話Cameron就把電話掛斷了.

沒錯, Architecture In Helsinki既不是由建築師組成, 亦不是住在芬蘭. 除了Cameron Bird成長於南威爾斯之外, 樂團其餘七位成員都是土生土長的澳洲人. 那麼究竟一個這麼特別的名字是怎樣來的呢? 據Cameron自己說, 他只不過有一天翻報紙的時候剛好看到Architecture和Helsinki這兩個字, 於是就把他們連在一起. 過程聽起來很無厘頭吧, 不過Architecture In Helsinki的音樂卻不像他們的名字那麼簡單. 從CD內頁上印著的比樂器店貨單還要長的樂器表就可以看出Architecture是一隊多麼有野心和才華的樂團. 一看搞怪的CD封面就可以猜到「In Case We Die」這張專輯走的是Twee Pop的方向. 不過比起去年大受好評(亦是我去年的最愛)的The Fiery Furnaces在人手上的限制, Architecture在樂器的運用上就發揮得淋漓盡致. 從之前提過的表上可以清楚看到專輯的每首歌都至少用上了超過十種不同的樂器. 除了演奏之外, 樂團的大部份成員亦有負責歌唱的責任, 儘力營造一種合唱團的氣氛.

像Furnaces的「Quay Cur」, 「In Case We Die」的第一首歌「Neverevereverdid」亦具有先聲奪人的氣勢. 全曲分成了好幾個不同的部份. 從開頭帶有Jaga Jazzist北歐風味的大合唱轉到女主音輕柔的獨唱, 接著又突然以急速的節奏帶出類似The Arcade Fire那種非常情緒化的集體叫嚷, 全程簡直聽得人耳不暇給, 感動程度比起去年初聽「Quay Cur」的時候不惶多讓. 「Tiny Paintings」亦是一首非常有趣的歌曲. Cameron的假音就像是小鳥的叫聲一樣, 配合上可愛的電子琴聲帶領我們進入一個不知名的森林裡面, 盡情享受一個愉悅的上午. 接著的「Wishbone」則是一首比較接近傳統的流行小品. 我特別欣賞女主唱甜美的嗓音, 聽完之後發覺心內仿彿是被注入了一股暖流一般.

「Do The Whirlwind」是一首活力充沛的電子舞曲作品. 雖然古靈精怪的編曲不適合用於舞池, 不過拿來在家中自娛, 跳上一Part亦不錯. 點題曲「In Case We Die, Pts. 1-4」雖然有四部份, 不過全長亦只不過3:33. 歌曲中段的煙火爆破聲簡直是一大驚喜, 確實值得再三回味.

寫到這裡都已經不知道還可以用什麼文字來形容這段奇異的音樂旅程, 餘下的精彩還是留待大家自己體會吧. 總體來說這張專輯雖然實驗性非常強, 不過在結構上稍嫌鬆散, 比起「The Blueberry Boat」還是差了一點. 但是那又怎麼樣, 難道我可以有任何理由不把它加到我的年度十大裡面嗎?

P.S. 今年到目前為止如無意外將會出現在我的年終十大的專輯:

1) Mogwai - Government Commissions
2) Jaga Jazzist - What We Must
3) Architecture In Helsinki - In Case We Die

4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