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牛郎的樂源

My Little Corner of the World

Thursday, August 11, 2005

朝秦暮楚

溫哥華有一間很奇怪的大型連鎖書店,裡面除了Spin、Q、NME、Rolling Stone、The Wire這些固定大客之外,其餘較不為人所知的音樂雜誌總是每個月變換著花樣。明明今年一月才買過一本叫做「Law Of Inertia」的,一轉眼就不見影蹤,這幾個月都未有再於書架上出現。你可能會懷疑這只是偶發事件,不值得我在此大驚小怪,但我去年亦買過一本名為「Rockpile」,連看兩期覺得還不錯,雖是薄薄的一份但訪問和樂隊介紹都頗足,且於最後幾頁會把當月發行的新碟評頭品足一番,是購買唱片的另一指標。好景不長,兩期之後「Rockpile」又如煙般消失,不留下一點痕跡。如是的情況陸續出現了幾回,實在令人摸不透書店買手的心思,究竟是嫌以上雜誌銷量差而頻頻試換新品,還是這些都是不同雜誌商自行上門提供? 相信這個謎不是我等所能破解。

以上故事的最新例證是左邊的「Magnet」雙月刊, 以前從未聽過這名號,不過一瞥見已被頁首那句「Real Music Alternatives」所深吸引住,隱隱覺得這是一本獨立音樂雜誌。再翻開今期的Features,竟然有五頁The Fiery Furnaces的介紹訪問,而價錢不過區區五元,馬上毫不猶豫地將其買下。從封面可以見到該雜誌的印刷極為精美,毫不遜於之前提及那些高價英倫貨,內裡自然是全彩,雖則不時附送廣告,但分門別類非常清楚,閱讀起來毫不困難。

不要以為這麼便宜的雜誌內容方面一定乏善足陳,今期的「Magnet」足有一百二十八頁之多,光要看完就要花上不少時間。被介紹之樂隊達上百隊之多,當紅如The White Stripes、Spoon、The Go-Betweens等自然少不得,而名不見經傳者如Scout Niblett、Des Ark等的訪問亦佔多達兩三頁的篇幅,可見雜誌社於內容上是毫不馬虎。 現只希望它的命運可以比同輩們稍長一些,讓更多本地人可以看到製作精良的精神讀物。

其實廣告不一定是壞事,像全版Brian Eno最新大碟封套這麼美的畫面就算撕下來貼在文件夾外亦極為悅目。

4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