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牛郎的樂源

My Little Corner of the World

Thursday, August 31, 2006

重返溫哥華

一年時間匆匆流去,又回到自少已居的城市,感覺是如此親切、實在。比起從前,現時的生活的確比較充實,雖然仍處於失業狀態,但每日忙忙碌碌不得清閑,以至於連寫Blog這樣的大事都得擱在一邊。回來才短短兩個禮拜,便已開始懷念多倫多的「一店一吧」,而這亦實非吾所願,只因溫哥華地方細小,價錢和選擇都令人滿意的唱片店非常之少,而位置亦不是那麼就腳。

上個禮拜錯過了兩個應該相當精彩的演出,分別是英國的Clientele和本地的Memphis,但後來聽說Memphis因為場地附近發生祝融之禍而被迫取消。初聽Clientele便覺得很有澳洲樂隊Augie March的風采,兩者皆以激昂的編曲和儼如短篇小說般的歌詞寫出一首首搖滾詩篇,是現時樂壇上不可多得的年輕浪漫詩人組合。至於Memphis則是本地Indie Pop班霸樂隊Stars的Side Project,由結他手Torquil Campbell和北卡羅納州樂手Chris Dumont所組成的二人樂隊,風格上基本追隨了Stars的浪漫溫暖色調,而結他的比重來得更大一些,但旋律依然是入耳即溶,慵懶得令人不想移動半吋。

還有一些朋友問我最近都在聽什麼,其實這個月以來都沒有什麼新作品令人興奮,不過Graham Coxon的新唱片《Love Travels At Illegal Speeds》倒是承接了Brit-Pop音樂入邊最優良的成份,節奏清爽、旋律優美易記、彈奏利落乾脆,無愧是本年度最突出的英倫搖滾作品。這其中還有一段小插曲,事緣於全球唱片業一蹶不振,本地店鋪紛紛將唱片價格調高,務求從真正還會買唱片的樂迷身上搜刮更多去填補其早已千瘡百孔的營業數字,可惜此舉只是殺雞取卵,反而令我轉從網上商店購買,而其中一家便是以英國作大本營的CD Wow。本以為唱片會由英國寄出,誰知道當收到包裹後一看,寄信人竟然是來自香港九龍,看來之前肥樹所說不虛,香港的外國唱片已是多作外銷,難怪不再關心本地市場。

昨天還買了The Grates的首張大碟《Gravity Won't Get You High》。早在數月之前我便已試聽過整張作品,歌曲質數稍嫌參差,像《Lies Are Much More Fun》、《Science Is Golden》、《Little People》等作品的確精短爽朗,在炎熱的夏天讓人聽得心曠神怡,仿彿有無限活力注入身體,心境突然年輕了十年。但像《Feels Like Pain》、《Seek Me》等則略覺普通,有如雞肋一般。其實聽The Grates這種樂隊不需要過於認真,只要腦裡想著Patience在舞台上大跳的歡樂情景和John那手Funky的結他便已足夠。

Sunday, August 13, 2006

給十年後的Fiona

印象中從未在這裡談論過某一首港台流行曲或一張唱片,或許是因為獨立音樂本身已有很多題材去寫,而流行音樂自身的使命是帶動商業利益,附帶的感動寥若晨星,很難讓人提得起勁。但即便流行歌壇是如何不濟,積弱多時亦總會有轉瞬即逝的片刻火花,為有心的聽眾在這個令人無精打采的時勢留下一點回憶。

薛凱琪從出道至今都是一個幸運兒,在監製Evi Yang神奇的設計包裝下少女形象深入民心,縱使樣貌不算十分標致,但經過攝影師和化妝師的鬼斧神工出來的效果竟然是那麼的翩若驚鴻,讓香港一班心猿意馬的少年為之傾倒,詳細例子大可參考其首張專輯《F Debut》的唱片封套和內頁照片,就連心理學和社會學專家都忍不住在當時作一番分析,探究這小妮子有何能耐可以成為香港近幾年來最成功的新人。

撇除一切外在因子,每次Fiona出唱片都總會有那麼一首歌曲讓我反復地重聽,在現今的香港樂壇已是很少遇上,須知道陳奕迅和軟硬亦只得《浮誇》和《妳的生活》可以停留在我耳旁超過十分鐘。去年年底Fiona一首《尋找獨角獸》陪伴了我整個聖誕,讓整個節日充滿了冬日色彩和神話般的氣氛,實在不得不讚唱片公司對推出作品的時機的精準把握。想不到才剛過了半年,華納在薛凱琪25歲生日的當天又再為其推出了最新大碟《Electric Angel》,似乎其人氣在這低迷的市道下並沒受到很大的影響。

聽罷全碟還是和以往的感覺一樣,真正好聽的作品只有那麼一首,名曰《給十年後的我》。填詞人黃偉文一定對薛凱琪鐘愛有加,又或是對其十分了解,從《奇洛李維斯回信》到《男孩像你》到《尋找獨角獸》每首詞作都成功帶出Fiona那愛好幻想和對未來充滿憧憬的女生形象,直接地在聽眾心目中留下深刻印象,從另外幾十個面目模糊毫無性格的新人之中區分開來,促使今日的成功。在《給十年後的我》裡邊Wyman再一次發揮其故有本色,以短短十數行字道出人生成長過程中經歷的迷失和反思,以自問自答的方式虛構一段十年後的對話,將那種既想成熟又想保持自我原則的矛盾真實地勾劃於紙上,對象不單止是正處於青春期的少艾,還有那些剛完成學業初踏出社會的迷途羔羊。

單憑一篇詞作當然不足以令我對一首歌產生好感,旋律和編曲亦是基本組成部份。有人會覺得這只是一首普通K歌,和其他粗製濫造的商品沒有什麼分別,但我倒想問問:你有聽過一首完全沒有重複一句副歌的K歌嗎?你有聽過一首只有兩分半鐘的K歌嗎?你覺得K迷們有興趣在房內淡淡地唱一首完全沒嘶喊機會的歌曲嗎?當然以上說話有夸大之處,但由台灣著名作曲人陳小霞所寫的這首小品雖然不是什麼經典之作,曲調亦的確十分流行,但可以聽得出來她真的是有用心去譜,並不像那些金牌K歌作曲人般隨便堆砌而成。編曲上Billy Chan應該沒有對原曲作太大改動,儘量保持那陣淡如清水的味道,平凡但舒服、健康,讓人不禁想起陳綺貞和范曉萱這兩位同樣擅作流行小品的創作歌手。

不知道十年後的自己又會是如何呢,還會在這裡寫Blog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