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牛郎的樂源

My Little Corner of the World

Monday, May 30, 2005

赫爾辛基的奇觀

"叮鈴鈴—叮鈴鈴—"響起了電話聲.

「喂?」 Cameron極不情願地接起了電話.

「我們是芬蘭建築協會的代表. 這次打電話來是想問問你們心目中最喜歡的芬蘭建築物是什麼?」 在電話的另外一頭一個中年男子非常有禮貌地問道.

經過一段短時間的沉默. 「我未去過芬蘭, 你問小奧吧.」 說完這句話Cameron就把電話掛斷了.

沒錯, Architecture In Helsinki既不是由建築師組成, 亦不是住在芬蘭. 除了Cameron Bird成長於南威爾斯之外, 樂團其餘七位成員都是土生土長的澳洲人. 那麼究竟一個這麼特別的名字是怎樣來的呢? 據Cameron自己說, 他只不過有一天翻報紙的時候剛好看到Architecture和Helsinki這兩個字, 於是就把他們連在一起. 過程聽起來很無厘頭吧, 不過Architecture In Helsinki的音樂卻不像他們的名字那麼簡單. 從CD內頁上印著的比樂器店貨單還要長的樂器表就可以看出Architecture是一隊多麼有野心和才華的樂團. 一看搞怪的CD封面就可以猜到「In Case We Die」這張專輯走的是Twee Pop的方向. 不過比起去年大受好評(亦是我去年的最愛)的The Fiery Furnaces在人手上的限制, Architecture在樂器的運用上就發揮得淋漓盡致. 從之前提過的表上可以清楚看到專輯的每首歌都至少用上了超過十種不同的樂器. 除了演奏之外, 樂團的大部份成員亦有負責歌唱的責任, 儘力營造一種合唱團的氣氛.

像Furnaces的「Quay Cur」, 「In Case We Die」的第一首歌「Neverevereverdid」亦具有先聲奪人的氣勢. 全曲分成了好幾個不同的部份. 從開頭帶有Jaga Jazzist北歐風味的大合唱轉到女主音輕柔的獨唱, 接著又突然以急速的節奏帶出類似The Arcade Fire那種非常情緒化的集體叫嚷, 全程簡直聽得人耳不暇給, 感動程度比起去年初聽「Quay Cur」的時候不惶多讓. 「Tiny Paintings」亦是一首非常有趣的歌曲. Cameron的假音就像是小鳥的叫聲一樣, 配合上可愛的電子琴聲帶領我們進入一個不知名的森林裡面, 盡情享受一個愉悅的上午. 接著的「Wishbone」則是一首比較接近傳統的流行小品. 我特別欣賞女主唱甜美的嗓音, 聽完之後發覺心內仿彿是被注入了一股暖流一般.

「Do The Whirlwind」是一首活力充沛的電子舞曲作品. 雖然古靈精怪的編曲不適合用於舞池, 不過拿來在家中自娛, 跳上一Part亦不錯. 點題曲「In Case We Die, Pts. 1-4」雖然有四部份, 不過全長亦只不過3:33. 歌曲中段的煙火爆破聲簡直是一大驚喜, 確實值得再三回味.

寫到這裡都已經不知道還可以用什麼文字來形容這段奇異的音樂旅程, 餘下的精彩還是留待大家自己體會吧. 總體來說這張專輯雖然實驗性非常強, 不過在結構上稍嫌鬆散, 比起「The Blueberry Boat」還是差了一點. 但是那又怎麼樣, 難道我可以有任何理由不把它加到我的年度十大裡面嗎?

P.S. 今年到目前為止如無意外將會出現在我的年終十大的專輯:

1) Mogwai - Government Commissions
2) Jaga Jazzist - What We Must
3) Architecture In Helsinki - In Case We Die

350 Meters Per Second

聲音的傳播速度大概可以達到每秒0.35公里, 而Coldplay這個名字在2000年亦以同樣的速度傳達到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我不清楚他們大紅的真正原因, 亦沒有興趣去深究. 不過, 自從知道他們的新專輯「X & Y」即將於今年六月六日推出之後就抱有一絲希望, 希望他們可以在音樂上真正做一些突破, 一些可以用0.01秒就直達心靈深處的音樂.

可惜, 在聽過了先行單曲「Speed Of Sound」之後我又失望了.

承續2002年大紅的「Clock」, 「Speed Of Sound」是一首就像是倒模出來一樣的芭樂. 那種熟悉的Chord Progression對酷玩來講可以說是毫無難度, 而且旋律也變得越來越俗. 說是單曲, 其實更像是其他一些大團在LP裡面的Filler. (大家在New Order新專輯裡面也聽了不少吧.) 看了歌詞以後覺得更加無奈: 那種淺白直接的文字就像是出自各大偶像團體一般. (不過幹嘛把中日扯進去, 奇怪.)

對他們是完全沒有期望了, 不過為什麼如今的樂壇充斥著那麼多的Fillers? (難怪越來越多人喜歡上網下載單曲.) 我寧願樂團們把真正值得聽眾們花時間聆聽的歌曲收錄成EP好了, 最多我照付LP的價錢.

Monday, May 16, 2005

雌雄同體

說了不寫, 可最終還是提起了筆桿子. 在不知不覺之間隨便的音樂寫作已經成為了生活的一部分, 就像是清晨的一杯香濃南美咖啡或是下午的一壺台灣凍頂烏龍一般令我無法抗拒, 亦沒有理由去抗拒. 既然這樣, 趁著還有仿彿耗不完的青春就隨心而為吧.

這篇文章的主角並不是我們熟悉的麥Juno, 亦不是之前廣受人們注意的Vitas, 而是出生於美國威斯康辛州密爾沃基的天才歌手Jeff Hanson. 首先要在此多謝樂評人Garrick, 如果沒有他詳細的推介我想我不會有興趣去發掘Jeff的歌曲. 雖然我以前亦曾從雜誌上看過關於Jeff Hanson的介紹, 不過其中的文字要比Garrick的作品乾燥乏味得多. 可惜的是, 暫時在加拿大並未能買到這位歌手的任何作品, 剩下唯一的途徑就只有從美國郵購. 雖然至今我只聽過「Just Like Me」和「This Time It Will」這兩首歌曲, 不過根據Garrick兄的介紹這兩首歌曲亦充份地代表了Jeff前後兩張個人大碟截然不同的風格取向. 「Just Like Me」是一首令人怦然心動的Acoustic小品. 歌曲裡面純熟的Sliding和勾線盡顯Jeff自小苦練得來的深厚結他功力, 而他那極具女性撫媚的嗓音亦絕非矯揉做作. 從聲音裡散發出來的真實, 自然, 文雅的氣質更是令人聽得無比舒暢. 與大部份的清新作品一樣, 「Just Like Me」的歌詞中所敘述的亦只不過是Jeff平時生活上的一些記錄. 雖然旁人不太容易看得懂字裡行間的深層意思, 不過這無損歌曲本身的誘人之處. 始終音樂比較講究的還是靈魂上的溝通.

在最新同名專輯「Jeff Hanson」裡面的「This Time It Will」則是一首非常輕快的流行鄉音作品. 其悅耳的旋律和平易近人的編曲馬上令我想起我很喜愛的Sixpence None The Richer. 令人驚訝的是, 這種成熟大氣曲風對Jeff來說居然亦是毫無難度可言. 除了在某些低音位可以聽到一把相對沉厚的聲線之外, 在其餘高音位置上Jeff的表現絕對不比任何女主音遜色, 包括Leigh Nash和Tracyanne Campbell在內. 在這首歌裡面雖然木結他的成份仍然相當重, 不過整個樂器的運用比起「Just Like Me」要豐富得多. 雖然流行元素多了, 不過Jeff出色的作曲和編曲技巧仍然使這首歌百聽不厭, 而且是越聽越有味道.

這兩首歌令我發現原來人世間的誘惑是如此之多. 本來已經打算要節省金錢, 儘量避免購買不必要的CD, 可是偏偏又給我遇上了他. 世界上的好音樂實在有如恆河沙數, 看來要想存錢是不太可能. 不過想來這也是一種幸福, 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每天浸浴在美妙的音符裡.

Friday, May 13, 2005

烈焰農夫

今日有幸聽回The Flaming Lips早於1993年推出的「Oh My Gawd」才發覺原來他們也可以做一些這麼Progressive的東西. 在這張已經絕版的CD裡面我們完全找不到烈焰紅唇後期那種流行的曲調, 取而代之的是一首長達九分二十一秒的Epic「One Million Billionth Of A Millisecond On A Sunday Morning」和似乎用上了雙鼓手的「Maximum Dream For Evil Knievel」. 聽完這張專輯之後真的不得不佩服Wayne Coyne的才華, 可惜不知到那裡才能買回這張CD. 聽膩了「Soft Bulletin」和「Yoshimi Battles The Pink Robots」(雖然不太可能)的人可以嘗試尋回Lips早期那種原始, 粗獷的聲音. 和「France The Mute」一比較之下發覺我喜歡這張專輯更多一些.

隨著Coldplay在商業上的巨大成功, 近這兩年來英美多了很多以鋼琴掛帥的"搖滾"樂隊. 去年的Keane已經獲得了英倫媒體的一致好評, 今年想不到又多了一隊名為The Perishers的樂團. 印象中這個名字好像去年已經聽過, 不過他們的大碟「Let There Be Morning」今年才正式登陸美洲. 最近他們又跟Sarah McLachlan一起巡迴演出, 誓要侵佔加美樂迷的生活. 今日試聽了他們幾首歌. 無可否認他們的歌曲是非常容易入耳, 聽來毫不費神. 而且主音Ola Kluft的嗓音亦不俗, 高低音都能控制自如. 可惜(也未必是可惜)我對這種靡靡之音已經具有一定程度的免疫力, 憑他們那幾手鋼琴還不足以提起我購買的慾望. 特別在擁有如此燦爛陽光的炎夏季節實在不適合躲在家裡欣賞如此輕柔的音樂. 還不如帶上耳機走出街上做"剪刀小姐".

雖然我今日之前都未聽過Morcheeba的新碟, 不過在Skye Edwards離隊之後我就已經潛意識地覺得我不會再喜歡他們的音樂. 的確, 單從音樂上來說Morcheeba並沒有太多過人之處. 雖然名義上是走Trip Hop路線, 不過自從「Big Calm」之後已經很少聽到他們做出純正的布斯托音樂. 當時唯一可以留住我的心的就只有Skye那把充滿磁性的聲音. 可是如今沒有了Skye的Morcheeba又會變成怎樣呢? 今日終于下定決心認真地從「Wonders Never Cease」聽起. (沒錯, 我是在聽Advanced Copy.) 好明顯Morcheeba已經完全拋棄以前那種幽暗的氛圍音樂, 轉而向流暢動聽的流行電子音樂發展. 可惜的是, 我的耳朵似乎不太喜歡這種音樂. 當機器轉到「A Military Coup」的時候我的眼皮就已經開始變得沉重, 而到了「People Carrier」中段時我的腦袋終于再也招架不住. 如果當時沒有按下"Stop"的話可能今日又會多了幾分鐘的睡眠. 最後才發現我事前的偏見是正確無誤的.

今天其實是還債的日子. 一次過寫完這四篇之後可能有一個多禮拜都不會再Update這個Blog. 說起農夫, 我真的不知該如何評論他們的音樂. 歌詞說不上十分精警, 不過有某些曲目例如「Teen Power 奧運會」仿似言之有物, 雖然我不太掌握到他們的深層用意(如果有任何的話). 「Boom 技筆」就真的不太懂得欣賞, 對於不太熱衷於Hip Hop文化的我簡直就是一首聽完即棄的歌(正確來說應該是電腦檔案). 「菩提本無異」不知是他們真的自嘲, 還是借題發揮諷刺那些借Hip Hop的幌子來扮時尚的所謂名歌手, 藝人. 其實我覺得他們亦未算是真正的Hip Hop音樂人, 不然不會來來去去都是一段Rap接著一段女聲Chorus. 這種形式的Rap真的聽到好厭, 所以我毫不猶豫地將他們的檔案扔進Recycle Bin.

Saturday, May 7, 2005

Snow Patrol Autograph Session @ Virgin's Megastore, Vancouver



光陰似箭, 很快又過了一個星期. 今天的主角是Snow Patrol.

簽唱會原定的開始時間是下午兩點正. 因為睡過頭的原因我和朋友匆匆抵達會場的時候已經是一時四十五分. 在大門口的遙遠處已經可以看到長長的人龍, 像水蛇一般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緩緩地進入會場. 排在最後面的我們當時還沒有感覺到事情的嚴重性. 大約過了十五分鐘, 就在我們進入會場的三秒鐘後, 壯碩得像頭牛一樣的工作人員隨即宣佈會場已經爆滿. 不幸地排在我們後面的人當然也就沒法入場了. 看到這樣的情景我馬上倒吸了一口涼氣 - 真的好險.

雖然門是進去了, 可惜的是我們只能站在人群的最後面. 大家從以下畫面可以看到, 在我們站的那個地方想清楚地看到Snow Patrol的真身是絕對不可能的事情.

就在這個時候我突然發現旁邊不遠處坐了一個穿著低胸裝的外國辣妹. 她那巨大的球體應該有H-Cup吧. (咳了一下)不好意思, 離題了.

呆等了大概十五分鐘之後, Snow Patrol的團員在人眾歡呼聲的包圍下從後台走出. 因為角度的關係, 我連台上一共有多少人都看不清楚. 只看到了鋼琴手和樂團的靈魂人物Gary Lightbody. 因為場地細小的關係, 這次的迷你演唱會是以Unplugged的形式推出. 在表演開始之前我就在想到底Snow Patrol的歌曲變成Acoustic的話會給人一種怎麼樣的感覺. 據Gary自己所講(有可能是藉口), 因為「Final Straw」專輯裡面的很多歌曲單用空心結他玩是不太好聽, 所以到最後他只唱了四首歌. 具體的曲目我就不太記得了, 因為我本來對他們的歌曲就不熟. 當然了, 「Run」是必不可少的團歌曲目, 也是這次演唱會的壓軸好戲. 其實我並不是Snow Patrol的超級粉絲, 只不過因為這個表演是完全免費, 本著便宜必貪的心理就跟朋友去了. Gary的聲音比起CD來講是比較脆弱, 有一些高音的位置上得比較勉強, 不過聽起來還過得去.

休息過了一陣子之後簽名會就開始了. 一大堆瘋狂的女粉絲不顧儀態地衝向簽名台上. 有的拿著CD, 有的拿著Poster, 更有的直接就穿上了樂團的T-Shirt讓Snow Patrol的團員們在她們的背後和胸前寫上大名. 因為我們站得很後的關係, 足足花了二十多分鐘的時間才擠到了前面. 最後當然也順利地拿到了簽名和合照.



Tuesday, May 3, 2005

爵士後搖的新紀元

自從Talk Talk和Slint於1991年打開了Post-rock這個一直深鎖的大門, 不知不覺間這種充滿實驗性的音樂已經踏入了第十四個年頭. 這期間我們經歷了Tortoise的精心錘煉, Mogwai的噪音轟炸, Godspeed You! Black Emperor的唯美詩篇, Rachel's的雋永曲調, Sigur Ros的異國風情和很多其他創作單位的長青作品. 可是, 近這幾年來後搖滾樂團們走的路並不太順. 正確來說應該是: 平順的路已經走了很多, 剩下的只是一幅幅未開發的版圖. 作為一個Post-rock的狂熱愛好者, 我對前景仍然充滿無限的期待和渴望. 非常幸運地, 2005年我們等到了以十人浩大樂團編制的挪威組合Jaga Jazzist.

其實早於1994年出道的Jaga Jazzist一直以來並不是以後搖滾樂團的身份自居. 正如他們的團名一樣, Jaga其實是一班玩另類爵士的樂團. 可能為了探索音樂上的其他可能性, 於他們今年的新專輯「What We Must」裡面我們聽到了屬於Post-rock的聲音. 開首曲「All I Know Is Tonight」是一首長達七分四十秒的亢長作品, 而以旋律性論亦是全碟最強的. 特別是一聽到流麗的結他和急速的鼓聲就讓我想起Mogwai和Explosions In The Sky. Jaga與其他典型Post-rock樂團的不同之處在於他們非常善於運用各種樂器. 除了最基本的結他和鼓之外, 我們還可以很輕易地找到單簧管, 小號, 橫笛, 電子琴, 中提琴, 風鈴, 長號, 色士風等等在管絃樂團才會見到的樂器. 這一切都要歸功於他們深厚的爵士樂功底.

不單只是「All I Know Is Tonight」玩得出色, 大碟裡面的其他歌曲都擁有強烈的層次感. 高傲而不冰冷的氣質透過歌曲的音韻緩緩飄出, 連我平時不聽搖滾樂的家人都被他們深深地感染. 剛好排在專輯最中間的「Oslo Skyline」是我最喜歡的一首歌. 此曲的鋪排非常緊湊, 由悠揚的銅鈴聲開始慢慢發展到中段的輕盈笛聲, 而到最後的兩分鐘則以極富有壓迫感的搖滾音樂作為終結. 不知道奧斯陸的天空是否也如曲中所形容的那麼繽紛多姿? 相信小奧可以給我一個答案. 「Swedenborgske Rom」是一首頗具爵士味的曲目. Jaga的團員們還特別在歌曲的開頭和中間加插了幾段人聲和音, 非常有Big Band的澎湃氣氛.

雖然我未有仔細聽過Jaga之前的CD, 不過「What We Must」肯定是我年終的十大之一, 特別是今天之前我還未聽到過我真心喜歡的專輯.

Sunday, May 1, 2005

隨想筆記 Number 1

今日天氣 - 晴.

這幾天都沒有什麼音樂令我有寫作的慾望. 但是因為不想我的「部落」就此荒廢, 不如就隨便塗鴉一番.

以前一向比較少接觸New Order的東西. 僅僅知道他們是Joy Division的殘餘部隊, 而且音樂上的風格已經轉型為Synth Pop, 不再是當年極其轟動的Post Punk. 基本上, 我是十分欣賞這種在音樂上進行改革和突破的行為. 雖然這不多不少也要歸咎於Ian Curtis的離去, 不過很多其他大紅大紫的樂團在那種關鍵的時刻就會徹徹底底地解散, 像煙霧一樣漸漸從人們的目光之中消失. 難得的是Joy Division的餘下成員不但沒有自暴自棄, 而且還要將New Order打造成為八十年代舞曲界至為重要的名字之一. 相信這種成功確實得來不易. 道理就說了很多, 那麼究竟New Order的新專輯「Waiting For The Sirens' Call」質量如何? 以我對他們的淺薄了解實在不足以形成任何有價值的意見. 這張大碟給我的初步感覺是非常平均. 雖然沒有令人一聽鐘情的Hook, 但是每首歌的鋪排都非常認真. 有近九成的曲目長達五分餘鐘, 不過旋律不但不會一直重複, 樂器的演奏亦顯得非常有層次感. 我想這不會是我今年最喜愛的大碟之一, 不過無論是以樂隊的傳奇性還是以他們在音樂上的堅持來說, 這都是一張出色的專輯. 相信到年終各大傳媒揭榜之時這張專輯亦會佔據比較前列的位置.

有耳非文一直是我非常欣賞的一隊港台音樂組合. 他們不但在獨立音樂圈中獲得好評, 連聽慣主流音樂的聽眾亦對他們的奇特風格讚不絕口. 最近我又重新聽了他們2003年的作品「叱吒女皇」. 說來這也是我第一次用CD機播放這張專輯, 因為直到上個月才有機會從香港郵購回他們的CD. 之前的日子只有廉價的Mp3與孤單的我為伴. 在這張專輯裡面高郁斐首次(應該是吧)嘗試用粵語演繹了一首「元氣飯團」. 雖然在發音和咬字方面仍然顯得不足, 不過比起某些香港歌手用蹩腳的國語接受訪問或唱歌已經要好得多. 其實高郁斐的聲線同范曉萱差不多, 而更難得的是她們的音樂同樣出色, 要分出高下實在不容易. 她們的出現就恍如世上同時有了喻亮, 只不過她們不再是處于對立的狀態. 我相信整張專輯給我最大的驚喜就是出現在「Goodbye Bali」裡面那些可愛的嬰兒喊聲. 我甚至懷疑在我以後的音樂歷程上面還會不會聽到比這更實在, 原始的聲音. 對比起范曉萱的沉鬱有耳非文仿彿就在生命的另外一端歌唱著人生中原本該有的活力和燦爛.

有一個疑問最近一直在我的腦中盤繞. 相信大家都有聽過亞洲的一些曾創作過英文歌的樂團, 那麼你們覺得那一個地區的主音比較善於唱出英文歌詞? 雖然香港曾經是英國的殖民地, 不知怎麼地我反而覺得他們大部份人的英文怪怪的. 不是說他們的英文發音不標準或者不流暢, 不過歌曲聽起來就是缺少那份英文歌特有的韻味. 如果學My Little Airport那樣故意營造一把童腔出來倒也無可厚非. 不過如果歌手原本是以一本正經的心態來唱出歌詞的話﹐ 那其唱腔與音樂難免顯得有些格格不入, 就像一個穿著西裝的中產族在繁忙的街道邊上吃咖哩魚蛋一樣. 日本人的英文發音是公認的不標準. 不過, 我在聽椎名林檎的某些英文曲目的時候倒覺得其唱腔與普通英文歌手無異. 收錄於「群青日和」裡面的那首「Faces」簡直就如The Postal Service的曲目一般. 至于其餘的日本樂團就大多將英文歌唱得跟日文歌一樣, 實在是非常有趣. 中國一向給人的印象是比較落後, 公立學校提供的英文教育比起香港亦差了一大截. 可能是聽得比較少的關係吧, 中國音樂人的英文唱腔給我的感覺反而是頗為自然和舒適的. 他們的英文發音不是100%地標準, 不過在氣氛方面倒非常像我常聽的英文歌. 我想我還需要更多的時間去體驗他們的音樂. 在此之前, 我還是覺得聽中國獨立樂團唱英文歌是一件蠻愉快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