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牛郎的樂源

My Little Corner of the World

Friday, August 26, 2005

井外觀天

以前在溫哥華時雖亦有不少音樂活動, 不過與加拿大最大城市多倫多相比就高下立見 -- 一個街口便已豎立四家大型唱片店, 再加上每個禮拜翻開報紙見到多如牛毛的樂隊演出, 令我這個剛進城的鄉巴佬不禁拜倒於大城的繁華之下.

The Fiery Furnaces將於十月來臨多市, 我終可一見心儀已久的Friedberger兄妹, 當然不可錯過的還有The Go! Team和Metric. 希望我會渡過一個愉快的2005年.

Tuesday, August 16, 2005

夢熊 (下)

每年出碟之英倫樂隊如過江之鯽,如抱走馬觀花之心偶不留神便會錯過。British Sea Power今年四月發行之「Open Season」絕不是什麼滄海遺珠,然我卻偏偏錯過,直到最近才與它重遇。不遇則已,一遇傾心,日前連聽數次仍不覺悶。

其實早於2003年他們的Debut專輯「The Decline Of British Sea Power」已被美國網上報章「The Morning News」選為全年最佳大碟,這在一眾傲慢的美國傳媒中實屬罕見,足見樂隊定有過人之處,只是當年我對他們的Emo/Post Punk唱腔不太熱衷,草草將唱片試聽一遍便放下,這也解釋了為何之前我遲遲未有打算聽「Open Season」。後來偶然聽說這張專輯比前作大眾化,頗為適合聽者如我,心癢之下姑且一試,果然大得我心。初聽到「It Ended On An Oily Stage」那New Wave般流麗的結他旋律和Yan浪漫的聲線時根本無法辨認出這就是當年對我無甚吸引力的BSP,還一度懷疑有否播錯唱片。往後幾首曲目都令人驚喜地擁有著琅琅上口的旋律,精心的樂器編排,合拍的和音與清新爽快的節奏,那種愉悅程度可比來到一處充滿陽光的海灘,無拘無束地享受著炎炎夏日。

「Be Gone」裡頭的假音實在出色,但我至今仍未認出是男是女,只知道不停按下「Replay」鍵。接著Yan竟然變得柔情似水,配合令人一聽難忘的主旋律,不費吹灰之力就令「How Will I Ever Find My Way Home」成為我經常掛在口邊哼唱的一曲。之前看到MCB論壇有人詢問類似達明一派的樂隊,很巧合,「Like A Honeycomb」那雋永的結他勾線不期然地讓人想起劉以達的作品,不知如果由明哥演繹這首曲子會有如何的效果。BSP隨後於中段的「North Hanging Rock」內減弱了激情暴烈的電子結他,改以溫婉的半Acoustic方式勾勒出一幅壯闊的Space Rock良畫,除了進一步表現樂隊多元的風格之外亦為聽者帶來情緒上的轉移,稍微穩定之前被帶起的興奮。壓軸之史詩式長曲「True Adventures」早已被多作討論,在此就不再贅述。

值得一提的是這張專輯帶出了一定的現場感,帶上耳筒時確有一點於小酒吧內醺醺欲醉的情調。著名部落「音速搖滾」評說「Open Season」乃「後Brit-pop時期的經典專輯」,我雖不敢下此豪言壯語,但你若問我今年暫時最愛之結他類專輯為何,此大碟絕對乃不二之選。

P.S. 因時間倉促,文筆多有不足之處,慚愧。

Thursday, August 11, 2005

朝秦暮楚

溫哥華有一間很奇怪的大型連鎖書店,裡面除了Spin、Q、NME、Rolling Stone、The Wire這些固定大客之外,其餘較不為人所知的音樂雜誌總是每個月變換著花樣。明明今年一月才買過一本叫做「Law Of Inertia」的,一轉眼就不見影蹤,這幾個月都未有再於書架上出現。你可能會懷疑這只是偶發事件,不值得我在此大驚小怪,但我去年亦買過一本名為「Rockpile」,連看兩期覺得還不錯,雖是薄薄的一份但訪問和樂隊介紹都頗足,且於最後幾頁會把當月發行的新碟評頭品足一番,是購買唱片的另一指標。好景不長,兩期之後「Rockpile」又如煙般消失,不留下一點痕跡。如是的情況陸續出現了幾回,實在令人摸不透書店買手的心思,究竟是嫌以上雜誌銷量差而頻頻試換新品,還是這些都是不同雜誌商自行上門提供? 相信這個謎不是我等所能破解。

以上故事的最新例證是左邊的「Magnet」雙月刊, 以前從未聽過這名號,不過一瞥見已被頁首那句「Real Music Alternatives」所深吸引住,隱隱覺得這是一本獨立音樂雜誌。再翻開今期的Features,竟然有五頁The Fiery Furnaces的介紹訪問,而價錢不過區區五元,馬上毫不猶豫地將其買下。從封面可以見到該雜誌的印刷極為精美,毫不遜於之前提及那些高價英倫貨,內裡自然是全彩,雖則不時附送廣告,但分門別類非常清楚,閱讀起來毫不困難。

不要以為這麼便宜的雜誌內容方面一定乏善足陳,今期的「Magnet」足有一百二十八頁之多,光要看完就要花上不少時間。被介紹之樂隊達上百隊之多,當紅如The White Stripes、Spoon、The Go-Betweens等自然少不得,而名不見經傳者如Scout Niblett、Des Ark等的訪問亦佔多達兩三頁的篇幅,可見雜誌社於內容上是毫不馬虎。 現只希望它的命運可以比同輩們稍長一些,讓更多本地人可以看到製作精良的精神讀物。

其實廣告不一定是壞事,像全版Brian Eno最新大碟封套這麼美的畫面就算撕下來貼在文件夾外亦極為悅目。

Monday, August 8, 2005

迷途老馬

一張大碟該有多長才算是物有所值? 雖然音樂作為藝術是不能以時間、金錢衡量,但當你用近乎兩個午餐的價錢換來一張僅三十分鐘的專輯,心裡自不然對其有所期望,就算不能有「碟」飲水飽亦至少能舒緩一下腸胃。

來自美國Omaha的Statistics就是這樣一支挑戰聽眾胃口的樂團,其唯一成員Denver Dalley於本世紀初期曾為另一支Indie Rock組合Desaparecidos擔任結他手,而在單飛後的短短幾年間亦已推出兩張LP和一張EP。我對樂團之前於2003年底發行的首張專輯「Leave Your Name」抱有一定程度的好感,因其麻雀雖小但五臟俱全,既有豪邁奔放的轟炸亦有婉約溫柔的吟唱,短短廿九分鐘已帶聽眾遊遍音樂大千世界裡的多處風景,令人頓覺不枉此行。

那麼最新由Jade Tree發行的「Often Lie」又如何呢? 首先Pitchfork就毫不留情地給予1.0的低分,當然這其中含有一些主觀因素,另與Pitchfork特有的評分系統亦相關。但話說回來,這個近乎侮辱的低分確實不多不少反映了這張專輯的質素,如果「Leave Your Name」只如Pitchfork所評值4.0的話,那「Often Lie」的1.0就不為過了。

「Often Lie」還是保留Statistics一貫的色彩,以寥寥三數分鐘勾勒出一首歌的內容,可是今次的內容是乾澀的、蒼白無味的,就如微風拂面一般乏力。時空交錯可能把這兩張專輯調換了位置,好聽點說「Often Lie」是比前作技巧更成熟、方向更集中,但那只不過是靈感竭盡的掩飾,無論「Final Broadcast」的鼓有多響、低音結他有多激烈都不能再將「Sing A Song」所帶來的感動重現,那是一種粗糙的感動,而現時Denver只能凝望自己的雙手,竭力回憶著曾經布滿的老繭。不知有心或無意,這次Statistics同樣於碟末放了一首全碟最長的純演奏曲「10.22」,不能否認的是那結他勾弦依然美麗,配合那如雷鼓擊依然震撼,但僅於聽覺上而已。

樂海浩瀚前路茫茫,Statistics將來何去何從?

夢熊 (上)

自於七月十六從小奧處聽得「Shadowland」一曲便對澳洲的Youth Group產生興趣,初是被那流暢的旋律和激昂的副歌所吸引,繼而看到封套上張牙舞爪的大熊更感一股無形熱力自體內流出,提醒自己青春為何物。這兩晚將唱片「Skeleton Jar」從頭到尾聽了幾次,發現之前所體驗到之爽勁一直沿著同名歌曲「Skeleton Jar」延伸下去,雖不是蹤影處處、貫徹始終,但全碟一氣呵成,絕對讓人在最後一刻完結時帶著滿足關上唱機。

這絕對是一張徹頭徹尾的流行搖滾唱片,然其與每日於大氣電波中徘徊的眾多流行樂隊可謂大相逕庭,因你不會從歌曲之中聽到主流紅歌手的媚俗,亦不會嘗到那被重重商業糖衣所包圍的甜膩。當然,我不會否認樂隊於錄製唱片時似乎做了一定的折衷,正如某大網上連鎖店所講,碟中大部分歌曲都經錄音室磨得如豆腐般滑,很容易讓人忘卻作品背後所想表達的情感。

樂隊不甘平庸的野心大概可從達六分四十三秒之長的「See-Saw」中窺探一二,不過個人見解則認為流行曲貴在乎精短,硬要將之拉長只會弄巧成拙。幸而最後幾首歌曲全是琅琅上口的悅耳之作,而且一律不過四分鐘,讓人聽得痛快之餘更保持高漲情緒,絕對是難得的「虎尾」。

這張專輯不足的是歌詞略嫌纍贅,主音Toby Martin多次如連珠炮般唱罷一整段,語氣平仄不分,實乃白玉之玷。

Friday, August 5, 2005

南柯一夢

時光飛逝,荒廢此部落已有半月餘,每旦起床亦覺面紅,惜雜務繁多,一直未有提筆之閑逸。疏於整理,桌頭CD亦逾半尺厚,極需將來數週細聽。

週初隨手拈來一份免費日報,始發覺Joy Zipper年初大碟「American Whip」已於楓國正式發行,奇怪本地唱片行並未對此有何動作,各大連鎖店亦未見有售,故特從電臺取來一張Sample以作試聽。報文多次提及Slowdive,My Bloody Valentine等經典Shoegaze樂隊名字,自不然令人對此伉儷期望甚殷,後又於CD內頁瞥見Kevin Shields擔任監製一職,故更添企盼。

豈料作先鋒之「Christmas Song」竟是一首徹頭徹尾的結他流行作品,一句「I Love You More Than A Thousand Christmas'」已令人頭皮發麻,Vinny Cafiso那如蜜般聲線更令歌曲平添一份甜膩感,初步印象真的不怎麼樣。幸後續曲目之迷幻力度漸見增加,夫妻對唱亦異常合拍,非平庸後起之輩所能比。中段之「Dosed And Became Invisible」就是一首動聽的小品,在優美的Cello主導下Vinny和Tabitha的低迴吟唱將聽者情緒帶到極致,魂遊太虛,早已不知「今夕是何年」。

一串急速的電話訊號聲將我硬生生扯回現實,驚覺阿茲海默氏症可能已於體內潛伏,不然何以Vinny的聲音驟聽有如Eugene Goreshter,迷幻且富有一種神秘美。Shoegaze的火候其實甚難掌握,技術不夠就會陷於重複,令人漸覺乏味。Joy Zipper的調教功力還未算到家,六分多鐘之長曲「In The Never Ending Search For A Suitable Enemy」就有點兒自暴其短,雖則其Strings Arrangements仍一如既往般流暢動聽,但新鮮感早已全消,旋律亦無突出之處,結尾長長兩分鐘過得甚艱,分心難免。接著的「VSX」更是丈八金剛,聽遍數次仍得不出所以然,若為緩沖亦錯位,放於「Ron」後何不更佳? 壓軸之「Valley Stream」似完非完,還要狗尾續貂般安插另一段音樂於最後,不啻畫蛇添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