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牛郎的樂源

My Little Corner of the World

Saturday, April 29, 2006

樂壇蛀蟲

生了病的樂壇就等於一個被蛀爛了的蘋果,肯定會有一條、兩條抑或更多的害蟲在貪婪地吸食著僅餘的營養。香港流行音樂界的蛀蟲何其多,但近年較為突出的定要數「詞神」林夕和「多產音樂人」馬克.雷。這兩人基本上已經成為了香港主流音樂的代表人物,滲入的角落遍佈全港,近乎到了「聞者生畏」的地步。他們的偉業已經無需要在這裡討論,但我很想知道的是,為何一個已經病入膏肓的病患仍然願意每天進食這些腐爛了的食物,讓細菌更加肆無忌憚地滋生,外表還要擺出楚楚可憐的姿態,以祈求得到更多的寵愛。

雖則香港是一個樣樣皆以名牌掛帥的都市,但現今有誰會為了一個名字去購買一張唱片?更遑論是本身名聲已經開始發出臭味的二人。但為著一些我不明白的理由,香港的「老細」們仍然樂於送錢,不惜以數萬元的重金去換取一首把國外流行曲剪輯而成的「精選曲」,又或是一篇我等甚至覺得難以啟齒讀出的低俗庸詞。雷先生經常呼籲我們不要從網上非法下載歌曲,我總是覺得這對香港唱片業造成的打擊只是其次要的懮慮,最害怕的應該是他的罪證在如今資訊發達的年代已經無法隱瞞,每每新作推出不久就已經有大批網民樂此不疲地把他的「靈感來源」公諸同好,為大家提供一個很難得的好機會聚首一堂、吹水一番。

經常有人說香港沒有出色人才,但好馬亦需要一個伯樂去給予機會。在這兩條大蟲未被消滅之前我實在看不見這樣的曙光,見到的只是週圍一些微小的力量在努力地抵抗,試圖把自己最好的東西推廣出去。其實從這些很小的事已經可以知道香港是一個怎樣的環境和養著一批怎樣的人,每次見到作家們在報章大談民主、政治自由這些課題的時候我總會忍不住笑出來。沒錯,我很佩服他們的偉大理想,但政治不是一場遊戲。當大部份人都生活在一個如此狹隘的商業社會底下,金錢代表了一切,獨立思考和道德文化已經不再是重要的主題,大家都仿彿習慣了被人牽著鼻子走的日子,唯一的分別只有領頭的是李超人還是胡主席罷了。港人在妄想得到民主制度之前,不如先尋回自己,發掘一下身邊一直存在著的美好日子吧。

7 Comments:

  • At Monday, May 01, 2006 12:35:00 a.m., Blogger fattree said…

    林夕寫的詞仍有份量, 之不過是多產了, 部份質量不好了.

    馬克雷就是玩著口舌遊戲, 他就是好希望越多人談論, 佢抄歌? 你估香港有邊位權威會出來講佢抄歌, 香港的樂迷就是被養到不懂反抗了. 佢好明白呢點, 就算黃霑在, 都只會說他幾句, 不會公開批評, 始終也是師徒, 有幾分面的.

    又係問題啦, 如果唔再支持本地其他音樂, 我想情況只會更差.

     
  • At Monday, May 01, 2006 2:51:00 a.m., Blogger chanchiyat said…

    林夕的詞好壞距離比沙漠一天的溫差還要讓人目定呆,讓人見識過就好應收手。雷先生就更甭提。

    有些事情是真的需要到了死地才有生機的。

    “港人在妄想得到民主制度之前,不如先尋回自己,發掘一下身邊一直存在著的美好日子吧。”

    如果一天五十巴仙的香港人放棄以購買大型發展商的樓盤為終生目標,大家多出來的金錢與時間,大概足以孕育可以欣賞“音樂”的下一代;同時有足夠餘裕去想想爭取民主的問題吧?那麼,美好日子真的不遠矣。

     
  • At Monday, May 01, 2006 8:32:00 a.m., Blogger 快樂牛郎 said…

    chanchiyat,你所講的正是我心裡所想。最近網上流傳一條片,片中的香港人大罵另外一個後生仔,看完之後真的覺得很悲哀,在一個壓力如此大的社會生活似乎已經失去了生存的意思。

     
  • At Wednesday, May 03, 2006 2:28:00 a.m., Blogger psychopath said…

    "不如先尋回自己,發掘一下身邊一直存在著的美好日子吧。"

    100年﹐1000年後90%香港人都唔會有0甘既諗法 (跟據小人身邊既香港人既觀察所定論)。

    就黎返去呢個次文化地方受罪﹐祝我好運。

     
  • At Thursday, May 04, 2006 12:33:00 a.m., Anonymous Anonymous said…

    在马来西亚做音乐基本是。。。很难吃饱的事业,什么都是价钱很低,很多外国的都找马来西亚写歌(但是不能用他们的名字),一首歌大约2000港纸(给选到的才给,甚至很多时候他们拿了都没有给钱),主打歌大约4000港纸。要赚生活费,非要什么都做,写词,和音,在PUB唱歌,很辛苦。
    什么国家都会有人才,有他们的音乐特点,有他们自己的音乐理念,问题是。。。有多少商家要他们?有多少人愿意尝试接受他们的东西?他们往往可能为了生存而搞到自己失去方向,失去自尊。
    面包与理想。。真的很难去选择,虽然不能只为理想而抛弃面包,但是我想告诉那些商家与歌手"在没有理想之下所做出来的面包,是硬的,非常难咽的。你们可以吃这些面包多少年?最后只会搞到自己营养不良。"

     
  • At Thursday, May 04, 2006 8:41:00 a.m., Blogger 快樂牛郎 said…

    深淵,聽完你這樣說不知道香港那些作曲人有沒有試過向馬來西亞買歌。你麵包的比喻真的很貼切,我深表同意,有時間不妨多發言。

     
  • At Friday, May 05, 2006 4:30:00 a.m., Anonymous Anonymous said…

    香港是沒有樂壇的了, 只有娛樂圈. 一眾"音樂人"們只懂大量地生產K歌. 然而這不全是他們的責任. 樂迷那對音樂無所謂的態度才是元兇. 還記得第一次聽到古巨集的那首"愛與誠" 真的是想打爆収音機. 然而電台只會不斷谷歌, 直到所有人一聽到"愛與誠"都會扭大收音機大叫好聽.

     

Post a Comment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