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牛郎的樂源

My Little Corner of the World

Wednesday, April 12, 2006

分數重要嗎?

一直以來網路或雜誌上的樂評可以籠統地分為兩類。有些作者抱著「有聽無類」的宗旨,只會客觀地介紹一張音樂作品的內容,並不會加上太多的個人意見和喜惡。而另外一些作者或機構則不然,除了對作品進行嚴謹的評分以外還會以極主觀的角度去寫文章,大量地給予褒獎字句或批判言論。究竟那種方式比較有效或優秀實在很難定論,除了因不同作者的喜好和作風而有所改變之外在實際的用詞遣句上亦可能有很大的出入。如果是抱著娛樂的心態,一些文筆比較風趣和富有濃烈個人風格的作品肯定會比那些如教科書般的刻板文章吸引。若從消費者的角度來看,用字語氣比較肯定的樂評更加可以作為購買的一個指標,而這對大部份初級至中等樂迷來說都是十分重要。

不過音樂作為一門藝術很多時候都是「各花入各眼」,對不同的人而言,就算是恐龍級樂迷也不例外,可能會有迴然不同的感受,所以在這方面任何標榜客觀的評分都沒有太大意義。最近,本國某雜誌(你應該知道是那一本)便嚴厲地指責Pitchfork這個以其獨特評分系統聞名於世的權威性網站對獨立音樂造成的破壞比其建設為多。我本身可以說是該網站的擁戴者,對其每十年一次的專題更是十分欣賞,不時翻查一下看看還漏了那些經典專輯沒有找回來聽。另外Pitchfork亦沒有其他英美雜誌的商業負擔,在評審角度上獨立自主,從來不會賣那些主流音樂的帳,比起NME、Q等極為嘔心的刊物實在公正嚴明得多。

不過該份雜誌的指控並不是毫無道理,其提出的兩大點理據亦是一針見血,將潛在問題說明得一清二楚。第一,Pitchfork擁有眾多的音樂寫手,而這個世界上可以說沒有任何唱片能得到所有工作人員同樣的認同或喜愛,所以每篇樂評只能代表作者一個人的意見(雖然之前看過一份所謂的評分標準,將所有的細節條件寫得清清楚楚),並沒有大家想像中的那麼客觀。很多時候你會看到外間普遍評價甚高的唱片最後只得到六點幾甚至更低的得分,對不明就裡的讀者可能會造成誤導。第二,好音樂的定義莫衷一是,有人喜歡聽創意、有人喜歡聽旋律、有人喜歡讀歌詞甚至可以是因為彈奏、氣氛、情意結等多種因素,要釐定一個絕對公平、公正的評分準則是沒有可能做到,那麼其中如何取捨便含有很大的私人因素。

以上討論的兩點我基本認同,所以在「放牛郎的樂源」這裡你不會看到任何的打分,將來亦可能不會有。我只會儘量地以文字描寫出我對某張唱片的感覺,讓大家可以領會到我的看法。不過,如果你認為我做不到這一點的話不妨提出來,讓我看看有什麼可以改正。話說回來,認同歸認同,我絕對支持Pitchfork的存在,我亦會繼續跟著裡面的評分去試聽新唱片。雖然已經講過多次,不過還是要再講,在如今唱片比時間多的年代如果沒有像Pitchfork這樣的網站去過濾一下這些作品,我可能連聽新唱片的意欲都提不起來。所以,多一個參考總是有幫助的,不要人云亦云,多方面吸取知識便是了。

8 Comments:

  • At Friday, April 14, 2006 1:41:00 a.m., Anonymous Anonymous said…

    寫的真好!

    事實上就音樂文字(或者說是評論好了)這塊領域來說,中文體系著名的部落或是有在寫的就是那幾個,記得上一篇文章中您所提到"你不是比卡所"那個部落,也是我固定會拜訪的優質部落之一.

    拿東方和西方相比,會發現西方人更新的速度與評選音樂的方式都要更超前一步,Pitchfork是個很好的指標,但現在有在訂閱部落之後,加上myspace的盛行,我反而都以那些個別欣賞的部落為主.
    當然了,也許是他們本來就說英文所以要掌握新的動態更為容易,但從另一方面來說,中文音樂文字缺乏一個屬於自己的創新標準,仍就以翻譯為主或是英美炒作什麼大家就跟著炒成一窩鋒,這點是我個人無法接受的~

    好不好聽每個人自然有一套標準,但如何讓大家養成獨立判斷的思考與聆聽,我想是我最想做的......

    共勉之~

    (其實偷偷潛水也好一陣子了,不知可否將您加入連結)

    僅致

     
  • At Friday, April 14, 2006 8:31:00 a.m., Blogger 快樂牛郎 said…

    馬瓜,我當然歡迎你把我加入連結。我其實也要把你放進連結的,不過每次都記不起來。現時中文著名部落還是你們台灣的比較多,雖然剛剛得知Hyde停寫的「噩耗」,不過還是有不少的優質部落(當然包括「靜止的哀愁」)。

    其實我還是比較喜歡讀Pitchfork。西方部落雖然更新速度和資訊量都令人滿意,不過他們通常很少花筆墨去寫一張唱片或一首歌,所以我只會去那裡試聽新歌。

    Steve,你喜歡Espers真的令我頗為意外,你本身就喜歡Galaxie 500這種迷幻民謠還是因為Espers才愛上? 下禮拜的「Bitter Tea」可能要花多一點時間才能消化,樂評將會稍後推出。

     
  • At Friday, April 14, 2006 2:19:00 p.m., Anonymous Anonymous said…

    感激不盡,也很高興能和您交流!

    關於Espers,我也已經將他們的作品全部入手,主要原因很簡單,我天殺的愛翻了Greg Weeks!!!

    可惜的是Greg Weeks很少人提及,記得寒假回台灣在成大和一些社團朋友分享音樂時我也有介紹他,期待大哥的好文了!

     
  • At Sunday, April 16, 2006 7:31:00 p.m., Anonymous Anonymous said…

    我也喜歡讀Pitchfork。雖然礙於語言上的問題,不是字字都讀得明白,但我在這裡的確知道了更多不同歌手,大開眼界。Morrissey和The Streets就是在這兒認識的(當然也有其他媒介的推波助瀾),所以我也常常瀏覽Pitchfork。

    可能因為英文不好,也可能因為生性懶惰,所以我還是覺得評分是重要的,可以方便讀者!這只是就英文音樂文字而言,若果是中文的話,那便沒所謂了,因為我看得懂。

    小弟初次留言,請多多指教!

     
  • At Sunday, April 16, 2006 9:50:00 p.m., Blogger 快樂牛郎 said…

    laiming,歡迎光臨。其實我覺得中文比起英文更為抽象難明,很多時候我重讀自己寫的東西都覺得有點兒虛幻,哈哈。

     
  • At Sunday, April 23, 2006 1:23:00 a.m., Anonymous Anonymous said…

    Pitchfork media 對我的作用只是看看有些甚麼cd 出了

     
  • At Wednesday, May 03, 2006 6:02:00 a.m., Anonymous Anonymous said…

    很可惜的Pitchfork的分數一向都是這個網站的重點,也就是我對它越來越不以為然的地方。甚至台灣很多人進去Pitchfork會的只是看"分數",分數高的就去買。(因為常常會有戲劇性的演出如0.6或是9.3)

    但是仔細閱讀那些特高或者是特低的review,有些的論調相當不能苟同,單純地表達個人強烈主觀意見就算了,許多文章根本是不知所云,甚至牛頭不對馬嘴,看完review有時候真不知他那個分數到底是怎麼評斷的。無疑地,Pitchfork有些寫手表現得非常好,但是也越來越多賣弄文字的樂評。

    最重要的,它雖然號稱獨立,但是仍然與炒作脫不了關係,個人覺得早期的代表作就是Kid A。看著一大堆沒事就會繃出來的8.0 Up的集體時尚流行操作,彷彿這樣才是與眾不同的,只會讓人聽完音樂更加的失望罷了。

    不過,Pitchfork其實在review以外的文章都普遍的有趣,不管是新聞還是訪問,可看度都比review高上不少。

     
  • At Wednesday, May 03, 2006 9:23:00 a.m., Blogger 快樂牛郎 said…

    哈囉,Hyde,其實我並沒有太仔細研究Pitchfork的文字,除了那些特別搞怪的文章之外。不過基本上我覺得他的評分還是合理的,有些特別低分的作品只是代表了作者的失望,其實還是比中等分數的作品要好。

    以前我很少看他們的訪問,不過最近看多了一點,真的還不錯,資訊性很強。可能因為Pitchfork是美國媒體,所以和我的口味比較接近,反而英國的雜誌網站我就不太喜歡。

     

Post a Comment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