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妃出巡
流行樂壇一向以貌取人,而纖體之風近年更是越刮越烈,平時閱覽娛樂新聞但見燕瘦者眾,身上稍多二兩肉亦被無情地奚落一番,身材稍微肥胖之人欲想成名實無望耳。幸好這世上尚有一片淨土,讓身形龐大的Beth Ditto仍然可以擁有自己的表演舞台,不致浪費其天生的好聲線。

體重看來接近三百磅的Beth早於1999年便組成了Garage Punk樂隊The Gossip,當其時隊中另有兩名成員分別是彈奏結他的Brace Paine和鼓手Kathy。據說他們剛出道時與The White Stripes可謂旗鼓相當,各有各的擁躉,不過可惜他們無以為繼,沒法維持最初的聲勢,很快就被後者越過。後來到了2004年Kathy更因私事離隊,在無奈之下Beth和Brace唯有找來了曾為Shoplifting成員的Hannah Blilie代替。幸好,一切過渡似乎十分順利,Hannah很快便融入了新的環境,樂隊又馬上投入到新的音樂創作之中。
在今年的一月份我們迎來了The Gossip的第三張大碟「Standing In The Way Of Control」,亦是他們至今表現最成熟和出色的一張作品。這次專輯裡面的歌曲對比起以前顯得更為精巧和旋律化,令人琅琅上口之餘卻不失前作的爽勁和活力,無論是在舞池抑或家中播放都別有風味。主打同名單曲以二十四拍震撼的鼓擊作開端,隨即加上Brace一手異常搶耳的Bass Riffs和Beth那強而有力、充滿騷靈味的聲線,實在是無懈可擊,令筆者隱約感到一股熱血要從心口涌出。除了慣常聽到的快歌之外,The Gossip這次還特地打造了一首令人心碎的Ballad「Coal To Diamonds」,其富有藍調色彩的編曲令人想起Beth自小便受教堂音樂的熏陶,唱起這種怨曲自然是得心應手、架輕就熟。
「Yr Mangled Heart」是另外一首本人非常喜愛的歌曲。Beth這次搖身一變成為硬朗女子,聲嘶地喊說著對前度情人的不滿。此曲的編排不但將Beth的歌唱才華發揮到極致,更完美地融合了Disco Funk、Soul等多種音樂元素,除了是本張大碟的中心點之外更是一首不可多得的舞場國歌。值得留意的是歌曲末段多重人聲的處理手法,在獨立音樂製作中頗為少見。結尾曲「Dark Lines」是該張專輯入面最大的驚喜,在以低音結他和鋼琴為主的伴奏下,Beth的低吟淺唱竟然與很久不見的另一個Beth(Portishead)有六七成相似,百感交集之下叫我聽得既震驚又開心。與歌名相呼應,此曲從頭到尾籠罩在幽暗的氛圍之中,令聽者完全無法脫離,被Beth那如魅影般的嗓音緊緊地吸引住。我認為,一支好樂隊便當如此,不停地帶給聽眾新的意念和難忘的聆聽經驗。
假若你已經聽過了唱片而且覺得不錯的話,那The Gossip的現場演出會更加令你大開眼界。他們是我暫時看過最善於現場重現唱片質感的樂隊,不過光是重現當然不夠,在現場上佳音響設備的輔助下,樂隊成員無不盡最大努力地帶動現場氣氛和把表演推至高峰。雖然Beth因體形問題行動不便,但這絕對不影響其狂放的現場演繹。樂隊透出的爆發力實在不是一張五吋的膠片所能比擬,如果有機會的話希望你也能親眼一睹。

體重看來接近三百磅的Beth早於1999年便組成了Garage Punk樂隊The Gossip,當其時隊中另有兩名成員分別是彈奏結他的Brace Paine和鼓手Kathy。據說他們剛出道時與The White Stripes可謂旗鼓相當,各有各的擁躉,不過可惜他們無以為繼,沒法維持最初的聲勢,很快就被後者越過。後來到了2004年Kathy更因私事離隊,在無奈之下Beth和Brace唯有找來了曾為Shoplifting成員的Hannah Blilie代替。幸好,一切過渡似乎十分順利,Hannah很快便融入了新的環境,樂隊又馬上投入到新的音樂創作之中。
在今年的一月份我們迎來了The Gossip的第三張大碟「Standing In The Way Of Control」,亦是他們至今表現最成熟和出色的一張作品。這次專輯裡面的歌曲對比起以前顯得更為精巧和旋律化,令人琅琅上口之餘卻不失前作的爽勁和活力,無論是在舞池抑或家中播放都別有風味。主打同名單曲以二十四拍震撼的鼓擊作開端,隨即加上Brace一手異常搶耳的Bass Riffs和Beth那強而有力、充滿騷靈味的聲線,實在是無懈可擊,令筆者隱約感到一股熱血要從心口涌出。除了慣常聽到的快歌之外,The Gossip這次還特地打造了一首令人心碎的Ballad「Coal To Diamonds」,其富有藍調色彩的編曲令人想起Beth自小便受教堂音樂的熏陶,唱起這種怨曲自然是得心應手、架輕就熟。「Yr Mangled Heart」是另外一首本人非常喜愛的歌曲。Beth這次搖身一變成為硬朗女子,聲嘶地喊說著對前度情人的不滿。此曲的編排不但將Beth的歌唱才華發揮到極致,更完美地融合了Disco Funk、Soul等多種音樂元素,除了是本張大碟的中心點之外更是一首不可多得的舞場國歌。值得留意的是歌曲末段多重人聲的處理手法,在獨立音樂製作中頗為少見。結尾曲「Dark Lines」是該張專輯入面最大的驚喜,在以低音結他和鋼琴為主的伴奏下,Beth的低吟淺唱竟然與很久不見的另一個Beth(Portishead)有六七成相似,百感交集之下叫我聽得既震驚又開心。與歌名相呼應,此曲從頭到尾籠罩在幽暗的氛圍之中,令聽者完全無法脫離,被Beth那如魅影般的嗓音緊緊地吸引住。我認為,一支好樂隊便當如此,不停地帶給聽眾新的意念和難忘的聆聽經驗。
![]() | ![]() |
假若你已經聽過了唱片而且覺得不錯的話,那The Gossip的現場演出會更加令你大開眼界。他們是我暫時看過最善於現場重現唱片質感的樂隊,不過光是重現當然不夠,在現場上佳音響設備的輔助下,樂隊成員無不盡最大努力地帶動現場氣氛和把表演推至高峰。雖然Beth因體形問題行動不便,但這絕對不影響其狂放的現場演繹。樂隊透出的爆發力實在不是一張五吋的膠片所能比擬,如果有機會的話希望你也能親眼一睹。









去年二月,The Grates終於透過澳洲獨立廠牌Dew Process發行了首張EP,名為「The Ouch. The Touch」。由於Patience和John兩人本身對繪畫創作有一定的研究,這次的唱片封面和內頁都是由他們自己親手設計,可愛得令人愛不釋手。從唱片封套大家應該都可以猜到,The Grates是一隊充滿童真和娛樂性的組合。他們的音樂不拘小節,完全從內心出發,享受音樂的每一刻,試問這樣的真性情怎能不打動每一位喜愛他們音樂的聽眾?


終於等到了Magneta Lane的演出,身邊的人亦突然如狼群撲食般一擁而上,把細小的整個會場擠得水泄不通,幸好我早於十五分鐘前已經佔據了首行的一個位置。Lexi和French真人比起照片標致很多,其中金髮的French(見左圖)更是擁有如天使般的純潔臉孔,不時作出古靈精怪的表情,盡顯其可愛動人一面。因為時間的限制,這晚她們只玩了七首歌,其中新歌佔了四首。因為對她們剛推出的大碟「Dancing With Daggers」還不太熟悉之故,我比較印象深刻的還是收錄在EP的三首歌:「Medusa」、「The Ugly Socialite」和「The Constant Lover」。Lexi的現場演唱功力不算太好,當晚她有多次的走音和降Key,不過她絕對是一個稱職的表演者,場下的觀眾都被她的魅力深深吸引,遵隨著她的指揮拍手掌,一起合唱。
當Magneta Lane表演完結之後人群立刻散去大半,但我還是留下來欣賞餘下的演出。接著出場的Tomi Swick實力不俗,有兩首Ballads甚至有Coldplay、Keane等英倫樂團的水準,但當時我的心情還未完全平復過來,所以有點兒無心裝載。全晚的壓軸演出是來自Hamilton(這個小城市原來亦有不少出色的樂隊)的The Ride Theory。成員們一走出舞台便引起一陣小騷動,因為他們穿著整齊西裝的打扮實在有夠滑稽。但是,他們的裝扮完全是為了配合音樂,只因他們的曲風是不折不扣的六十年代復古搖滾。聽了兩首歌之後我就覺得他們非池中物,若果於英國發展的話可能已經被NME捧上天,就像兩年前的The Scissor Sisters一樣大紅大紫。樂隊成員的演奏技巧相當高,就算碰到比較難駕馭的部份亦揮灑自如,還不時跟著節拍跳高跳低。可惜因為夜深關係我沒有等到他們的表演結束便離開,不過如果下次有機會的話我一定會再次捧場。
不經不覺「Destroyer's Rubies」已經是溫哥華全能唱作人Dan Bejar的第七張大碟,這個階段對很多以音樂作為事業的人來說已經很難再有什麼突破,可是這次情況顯然有點兒不同。首先,美國的重量級主流媒體「Entertainment Weekly」率先對這張唱片作出高度評價,這意味著這位一向行事非常低調的獨立音樂人漸漸得到了主流社會人仕的青睞,而這亦是Dan本人所意料不及的。當然,權威網站Pitchfork亦一如既往地為這張大碟打下一個漂亮的分數,代表了樂評人對其作品的認同。這樣兩面討好的情形相信對任何創作人來說都是十分完美的事,可是若果換著以往的Dan,可能會對這一切嗤之以鼻,不以為然。但是,Dan今次"反常"的表現似乎告訴大家面前發生的這一切都不是偶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