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我哋大家》到港式歌詞之(無)個性
炒飯的最大特點是有乜炒乜,只要身邊有可用的材料都可以炒成一碟。所以林海峰並不太計較他的作品曲調出自何人之手,最緊要方便就手。誠然,要能炒出一碟好的炒飯亦非易事。廚師本身要有相當技術,懂得如何將各種食材靈活運用,炮製出一碟不但不難吃,還要少油低脂肪符合現代人健康原則的菜色。
自從軟硬時代開始林海峰便善於創作(或找人創作)模仿歌曲,這次更打正旗鼓以同名曲《我哋大家》來諷刺香港政府那首愚民的《始終有你》。這類模仿歌曲取材容易,又能夠迅速深入民心,一向都是我最欣賞林海峰唱片的地方。上張大碟《三字頭》入邊亦有一首同類型的《流行曲》,當時亦輕易得到普羅大眾的認同。
共鳴
香港人聽歌一向最注重共鳴,那些苦情失戀背叛出賣廉價眼淚煽弄溫情的詞作就最受到聽眾的追捧熱愛,好像終於找到一個人和他們有共同感受一般。但究竟一首歌曲是為誰人而作?綜觀外國樂壇,縱不論那些非主流獨立組合,就算是主流樂隊∕唱作人如Elliott Smith、Radiohead、Bob Dylan等都曾經寫下無數包含個人生活感受片段和嘲諷社會時事的深刻歌詞,令人對他們的作品留下畢生難忘的印象。然而,若我們將目光放回到中文歌,特別是港式流行曲身上時,便會發現歷史遺留下來的精彩詞作實在屈指可數,而且剩下來不多的佳作裡邊絕大部份都是反映過去某個時代的生態而與作者本人無甚切身關係。
達明一派八十年代的作品《禁色》之所以會成為永恆經典,除了因為歌曲本身水準非常高之外,或多或少還因為歌詞中談及的內容極有可能是黃耀明自己的心底話。我個人認為,歌曲主題是一首流行曲最終能否成為傳世之作的關鍵,而這個主題必須要和作者本人心態一致。就算歌詞內容說得如何偉大以及冠冕堂皇,假若表演者缺乏發自內心的認同,歌曲最後只會成為空殼,淪落成表演者個人的一個宣傳工具。幾年前不知誰人評選了歷史上一百首經典中文歌曲,裡面列出的幾乎無一不是曲詞皆精的作品,大部份更把表演者的內心世界剖露於人前,可見個人生活在歌詞裡面的重要性。
形象
雖然林海峰的詞作得到大部份香港人的讚賞,但其中部份作品似乎別有企圖,頗有博取大眾盲目認同的嫌疑。作為一個著名唱片騎師、藝人、歌手及潮流代言人,林海峰與普通打工仔相隔了超過半個世界,但他卻多次在歌詞中打扮成辦公室人仕,受盡老闆和上司的無理折磨,每晚加班至半夜三更。但事實情況很可能是有權有勢的他自己扮演著這欺壓者的角色。
除此之外林亦在每個可能的場合將他與彭羚之間的卿卿我我擺上台。雖然很多時略嫌過火,但這起碼符合其一向在人前的形象,讓聽眾非常受落。或許是因為看得太多其他棟篤笑等演出,當林海峰唱起情歌的時候顯得特別溫馨動人。他的重要生財工具——聲線一向帶有一種獨特的溫柔味,絕對是其多年做電台節目主持之功。今次大碟入面最後一首壓軸新歌《粒粒》便是示範之作,無論從旋律到歌詞都是冧死人唔使本,更突顯其作為一個好老公的公眾形象。
總結
這幾十年來的中文流行曲大部份歌詞都假他人之手,這亦是為何這些作品缺乏個性的主因。粵語比起其他語言更難填入歌詞乃人所共知的事實,所以很多人覺得要那些本已不知為什麼忙過不停的「歌手」們兼顧填詞實在是強人所難。但對於把音樂看成為一種溝通藝術媒介的音樂人來說,我手寫我心是最基本的要求。不過現在的歌星都把喜歡唱歌當作是出唱片的理由,把電視電臺當做是他們的私家K房,肆意地強迫人「欣賞」他們的作品。
其實這幾年偶然都會有一些十分成功的作品,新晉詞人周博賢便是筆者非常欣賞的一位音樂人。雖然他沒有親自演繹自己的作品,但很多時包辦詞曲的他的確將作品深層的味道通過謝安琪等優秀歌手表現出來。但願音樂事業剛起步的他可以堅持下去,為這個瀕死的香港樂壇貢獻最後一點力。
下載:http://www.sendspace.com/file/x1crw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