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牛郎的樂源

My Little Corner of the World

Saturday, April 29, 2006

我們的奶水

六十至八十年代是近代音樂史上非常重要的一頁,期間涌現了很多優秀和獨特的樂隊,而部份成員甚至在數十載後的今天依然活躍於音樂圈中,實在不能不令人佩服萬分。每當這些老牌樂隊稍有動作之時,總會見到一批上了年紀的樂迷憶說當年事。甲說他自中學年代便喝「滾石」的奶水長大,而乙則說「Pink Floyd」才是陪伴他渡過青少年時期的「老友」。至於略為年輕的一輩,「新秩序」和「Depeche Mode」則是較常聽到的名字。但對我們這班二十剛出頭或快到二十的人來說,不知道在二○二六年的時候我們又會對別人講喝什麼奶水大呢?究竟現時有哪一個樂隊可以繼續縱橫二十年,陪伴我們一直成長呢?另外,從第二個角度看,不知道幾十年前又有沒有人想過我們今天仍然可以走去唱片店買一張David Gilmore的新唱片呢?在百無聊賴之時試試預測未來亦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

樂壇蛀蟲

生了病的樂壇就等於一個被蛀爛了的蘋果,肯定會有一條、兩條抑或更多的害蟲在貪婪地吸食著僅餘的營養。香港流行音樂界的蛀蟲何其多,但近年較為突出的定要數「詞神」林夕和「多產音樂人」馬克.雷。這兩人基本上已經成為了香港主流音樂的代表人物,滲入的角落遍佈全港,近乎到了「聞者生畏」的地步。他們的偉業已經無需要在這裡討論,但我很想知道的是,為何一個已經病入膏肓的病患仍然願意每天進食這些腐爛了的食物,讓細菌更加肆無忌憚地滋生,外表還要擺出楚楚可憐的姿態,以祈求得到更多的寵愛。

雖則香港是一個樣樣皆以名牌掛帥的都市,但現今有誰會為了一個名字去購買一張唱片?更遑論是本身名聲已經開始發出臭味的二人。但為著一些我不明白的理由,香港的「老細」們仍然樂於送錢,不惜以數萬元的重金去換取一首把國外流行曲剪輯而成的「精選曲」,又或是一篇我等甚至覺得難以啟齒讀出的低俗庸詞。雷先生經常呼籲我們不要從網上非法下載歌曲,我總是覺得這對香港唱片業造成的打擊只是其次要的懮慮,最害怕的應該是他的罪證在如今資訊發達的年代已經無法隱瞞,每每新作推出不久就已經有大批網民樂此不疲地把他的「靈感來源」公諸同好,為大家提供一個很難得的好機會聚首一堂、吹水一番。

經常有人說香港沒有出色人才,但好馬亦需要一個伯樂去給予機會。在這兩條大蟲未被消滅之前我實在看不見這樣的曙光,見到的只是週圍一些微小的力量在努力地抵抗,試圖把自己最好的東西推廣出去。其實從這些很小的事已經可以知道香港是一個怎樣的環境和養著一批怎樣的人,每次見到作家們在報章大談民主、政治自由這些課題的時候我總會忍不住笑出來。沒錯,我很佩服他們的偉大理想,但政治不是一場遊戲。當大部份人都生活在一個如此狹隘的商業社會底下,金錢代表了一切,獨立思考和道德文化已經不再是重要的主題,大家都仿彿習慣了被人牽著鼻子走的日子,唯一的分別只有領頭的是李超人還是胡主席罷了。港人在妄想得到民主制度之前,不如先尋回自己,發掘一下身邊一直存在著的美好日子吧。

Friday, April 28, 2006

Sophomore Slump



「Sophomore Slump」是每一個外國樂團都想避開的命運,有很多人成功過,但失敗者更多,The Secret Machines便是其中一個。在○四年推出首張大碟《Now Here Is Nowhere》之後,神秘機器得到樂評人和樂迷們的一致推崇,而我亦毫不猶豫地把這張專輯放在我當年的十大之內。猶記得我第一場看的現場表演便是這隊來自達拉斯的三人組合,當時台上那絢目耀眼的燈光、澎湃精準的鼓擊和主音Brandon Curtis那令人熱血沸騰的演唱至今仍然停留在腦海裡,仿彿就如昨日發生的一樣。所以當知道他們要發行第二張專輯《Ten Silver Drops》時,我對他們的期待是僅次於我最愛的The Flaming Lips。

本來The Secret Machines是打算擺放十首歌曲在這張大碟內,但就在碟名都已經決定好的最後一刻,可能出於對其中部份作品的不滿意,令到只有八首歌曲能夠推出。本以為經過去蕪存菁之後留下來的歌曲一定都是精品,可是很令人失望地,在首張專輯出現過的那些曾經把眾多樂迷深深吸引住的元素在這張大碟裡面已幾近不復見,換來的是這幾年來已被嚴重濫用的電子節拍和教科書式的單調鼓擊。但是,他們又不是完全拋棄已有的曲式,開首曲《Alone,Jealous And Stoned》在某些轉折位上就很像《First Wave Intact》,而作為第一單曲主打的《Lightning Blue Eyes》更加令人想起醉心迷人的《Sad And Lonely》,反正便是讓你聽得欲罷不能。《I Want To Know If It's Still Possible》是TSM比較少演繹的情深芭樂曲風,但開首長達一分鐘的凌散聲段又的確令人感到莫明其妙。

《Now Here Is Nowhere》曾經讓樂迷們看到了一點希望,但聽完《Ten Silver Drops》之後換來的是希望的幻滅。The Secret Machines這次似乎找錯了目標,或是製作上出現了問題,但除了寄望他們下一次再帶給我們大家驚喜之外,現時似乎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忘記他們,繼續去尋找更多好聽的聲音。

Thursday, April 27, 2006

街頭表演

在很多年之前,坐地鐵的時候經常會見到一個拿著小提琴的賣藝人,一邊在車上演奏莫扎特的名曲,一邊等待著乘客們的賞錢。記得當時才剛上中學的我亦曾將一個一元硬幣擺入他的缽內,換來大約一分多鐘的一段表演。後來很久都沒有見過他,想不到事隔一年再次碰面的時候他已經打扮得西裝筆挺,手裡仍然提著他的小提琴,可能已經得到一份與音樂相關的厚職吧。

街頭賣藝在外國是很普及的文化,隨時去購物逛街的路上都會見到一兩個。他們大多作簡陋打扮,默默地坐在街角,一言不發地演奏著他們的樂器,僅僅會在途人打賞的時候才說一聲「多謝」。這麼多年來見過無數的賣藝人,除了常見的小提琴、結他、口琴、二胡、電子琴等中西樂器以外,有時候都會遇到一些較為罕見的,例如豎琴、琵琶等等。之前在網上不知何處見到有人發問為何香港很少見到這種街頭表演者,我不知道其中的玄機,不過猜想是繁忙的香港人連食飯和做運動的時間都沒有,又怎會有閑情逸致停下腳步來欣賞這些業餘表演?或許一班百無聊賴的中小學生會有這樣的空閒,但這種表演在他們眼中不但算不上潮,可能還有些老土吧,誰又會肯站出來做一個與別不同的人?

我不了解這班表演者背後的動機和故事,可能他們其中有些人只是為興趣而做事,有些人的確沒錢開飯,又或者有一些退休老人純粹以音樂消磨悠悠時光,但作為城市的一份子可以有機會看到這些人生百態總是一個可喜的經驗。雖然很多時候我並不會解開慳囊,但我總會上前與他們攀談幾句,做幾分鐘的聽眾,讓他們的音樂在生命中添上一點色彩。幾個月前在大學校園內碰到一個白髮蒼蒼的老人,他提著一個破爛不堪的喇叭和一個顯然已經和它的主人一樣飽經風霜的烏克蘭四弦琴,輕聲彈奏著自己譜寫的樂曲。悠揚的樂聲傳遍了附近的校舍,我吸著一口口新鮮的空氣,望著這個畫面,突然感受到原來音樂亦可以這麼簡單、純潔,心裡不禁為身處一個如此自由、開放的環境而充滿感恩之情。

近日熱播



自從開始聽獨立音樂之後,每年都總會有一張以結他為主的流行搖滾專輯得到我的歡心。○四年有Ambulance LTD -《LP》,去年則有Youth Group -《Skeleton Jar》,來到今年就等到了這張《You In Reverse》。這是我第一次聽這支已有十四年歷史的老牌樂隊,據說他們的新作比起以前要稍為遜色,不過我倒覺得非常不錯,爽朗易記的歌曲很適合我們作為上手之用。Built To Spill極為出色的彈奏技巧相信我不用多作介紹,只需試聽長達八分多鐘的開首曲《Goin' Against Your Mind》便知道得一清二楚。作為一支成名已久的半主流樂隊,在創作上他們仍然保持很高的自由度,那些動輒以分鐘計的純演奏段落便是最佳佐證。

每次聽《Goin' Against Your Mind》時總會想起剛出片的加拿大樂隊Islands,可能是因為大家都剛好把最長的作品擺在前面,而且又都是以演奏為主的緣故吧。不過對比起Islands的搞怪,BTS的作品在音色和製作上就顯得優勝得多,每個音符都體現出樂隊成員們的深厚功架,很有大將風范。這張碟近一個星期以來幾乎沒有離開過我的唱機,已經重播了不知多少遍。雖然整張專輯沒有什麼石破天驚的創作,但是整體水準平均,沒有悶場,聽得很是愉快。

Sunday, April 23, 2006

音樂如畫

原來很久都沒有寫過一篇中文唱片評論了,除了因為今年比較少留意中港台音樂之外,近來我傾向於介紹一些大家不常聽到的名字,例如Final Fantasy、The Grates、Magneta Lane等等。由於時間有限,顧此失彼實在所難免,唯有將很多頗為不俗的華人唱片先擱在一邊。

我在上一篇文章已經略為提過,香港二人組合Primary Shapes的06年最新大碟「Here There Everywhere」水準十分之高,超出了我對港台獨立音樂的期望,可算是本年度的一大發現。翻查資料,原來他們成軍已有七八年時間,早於2001年已經推出過名為「Bell Lab」的首張EP,而且在當時獲得了很高的評價,吸引了不少支持者。那時的我雖然年紀不算太幼,但任督二脈還處於閉塞狀態,所以對該隊組合和他們的作品一無所知,而這解釋了為何我會對他們的「突然」出現感到如此的驚訝。

去年崔健才剛剛說過要「給(我們)一點顏色」,沒想到Primary Shapes今年真的把這個概念付諸實行,以各種顏色來命名大碟裡面所有的作品。在整個架構上,「Here There Everywhere」共可分為三大部份,分別以「Orange」、「Purple」和「Green」這三種顏色來代表,而最後更再一次以加長版的「Red I」作結。值得留意的是,這是香港首張以DVD 5.1環迴立體聲道錄制的作品,足見樂隊為了發掘更多聲音上的可能性不惜工本,力求在音樂的創作上帶給大家全新的體驗。

這張專輯首部份的兩首主要作品「Red I」和「Yellow I」各有風格,前者以Ambient的電音作主導,試圖將聽眾帶入到迷茫的音樂氣氛之中,而後者則在已有的基調上再進一步以舒暢的結他彈奏、一聽難忘的優美旋律和有如Dream Pop夢幻般的人聲鋪排出一個更大、更廣的世界讓我們盡情地享受和探索。而這兩種音樂元素在「Orange」裡面終於合二為一,就像油畫家的顏料一樣完美地混和在一起,為該張極為優秀的畫作補上最後的一筆。

從官方文案上看到,Primary Shapes把自己形容為Beatles和Massive Attack的合成體,我認為這只是標榜他們的音樂旋律和節拍氣氛並重吧,選擇那兩個家傳戶曉的樂隊可能是顧慮到普羅大眾的知識層面較窄,在宣傳上用上兩個大家都十分熟悉的名字顯然「穩陣」得多。香港音樂一向都以旋律流暢動聽而見稱,Primary Shapes的音樂顯然亦帶有這個特色,尤其是歌曲段落之間的轉折非常順暢,而兩人所譜寫的旋律很多時候亦可以用「甜到入心」來形容,總體來說帶給聽眾的感覺是舒服、溫暖,就像發了一個好夢一樣。

之前介紹的都是一些較為夢幻的作品,但藍色系列的「Blue I」則改以鼓擊節拍為主,是一首頗有陽光味的作品。稍為奇怪的是,在爽朗的結他襯托下,主音鄧智偉仍然以他一貫那Dreamy非常的唱腔演繹,把整首作品的獨特性大為降低,令到未能與之前的紅色和黃色作出鮮艷的對比。接著的「Red II」和「Blue II」其實與姊妹作「Red I」和「Blue I」無論在歌詞或音樂上都極為相似,可以說是一曲兩用,與我當初的想像有點兒出入,但在意念上還是值得稱讚的。

雖然整張大碟只有短短的三十多分鐘,不過無論從包裝、音效、音樂還是曲目編排上都很值得玩味,如果在現場觀看表演的話更可以同時觀賞到影像的配合,從多個方面來刺激我們的感官和大腦,可算是香港音樂史上一次難忘的嘗試。

Saturday, April 22, 2006

老人思想

現今香港樂壇不景氣是人所共知的事,而其中原因表面上是老生常談,唱片公司和一眾傳媒人早已多次指出非法下載和偶像派歌手當道的問題,但事實又是否如此則值得商榷。昨日看了一篇廢文,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作者 郭繾澂在其明報專欄所撰寫的一篇名為《流行樂壇仍有希望?》的文章,內裡再次談到八十年代香港樂壇是如何的輝煌,而我們現在又應該怎樣去推出一些大眾化的作品去吸引聽眾的耳朵,重塑舊年的盛況。我不知道這種內容空洞、毫無實質建設性的爛文為何可以長期出現在報章之上,但它在某程度上反映了不僅是香港人,甚至全世界的管理高層都喜歡犯的錯誤,便是永遠將思想停留在過去。

音樂文化不是知識教育,如果這一代擁有的知識不夠豐富我們尚可以想辦法透過加強教育更正過來,但音樂工業與整個社會文化、科技更新、經濟環境等都有很密切的關係,不能說因為以前的人喜歡這樣這樣,所以我們就複製更多的這樣這樣去迎合一批新的消費者。流行音樂只是一樣消遣品,不但不能說得上是不可缺少,甚至和很多其他娛樂相比它的局限性更大,譬如你不會在週末晚上請一大班朋友到家聽音樂。八十年代的音樂工業之所以如此發達除了因為當年的作品質素的確與現時相比較高之外,很大程度是因為當年我們的娛樂消費層面非常狹窄,並沒有互聯網、手提電話、多樣化的電子遊戲或豐富的電視節目可供打發時間。當我仍然是一個孩童的時候雖然不算家徒四壁,但每日放學之後最大的娛樂便是扭開收音機一邊做功課,一邊收聽當時那些膾炙人口的熱門流行曲。時移世易,今時今日你這樣做的話只會被人笑話,覺得你是一個不懂娛樂的可憐蟲。

套用BFSH常強調的一句說話,時機「過去了就過去了,追不回」。我們現在需要的不是傷春悲秋地緬懷過去,而是想想可以怎樣跟整個世界的大氣候拉近距離。可惜,香港人很多時候還是只懂得抄襲別人的成功,卻不曾學會根據自身情況去發展、擴大現有的地盤。台灣音樂雖然同樣差勁,不過起碼在近幾年打贏了好幾場仗,創造了好幾個神話般的成功。縱使很多人覺得Twins的崛起是香港流行音樂淪陷的開端,但我從來不覺得港人的審美標準在Twins出現之前有多好。在商業和創意角度上我反而非常欣賞這個雙生兒組合,她們真正帶出了香港特色,表演不造作且有些許娛樂性,雖然無甚欣賞價值,但總比那些只懂賣弄歌喉的發聲機器令人舒服得多。可惜香港的唱片公司又一次將創意扼殺,不斷推出一波又一波的類似商業炒作,不但無法再創下一個奇跡,更令人惋惜的是其中有不少頗為出色的歌手被埋沒在這股洪潮之內。

其實以上所講都可以算是廢話,只不過供我發一下牢騷罷了。以現時香港經濟和文化環境來看,我不認為單靠香港市場唱片銷量可以達到以前的水準,就算一半亦是十分困難。我不是內行人,所以不清楚整個運作情況,但是如果Bjork、Sigur Ros、Mum等音樂人一直只留在冰島發展,我們可能到現在都不知道原來冰島亦有這麼美妙的音樂作品。香港音樂在現時全球一體化的大環境下為何在歐美等世界其他地方仍然是默默無聞、毫無地位?語言應該不是大問題,因為我相信沒有人真的聽得明Sigur Ros和瑞典樂隊Dungen究竟在唱些什麼,何況香港本身就有很多音樂配上了英文歌詞。是香港音樂水平特別差嗎?也不見得。外國媒體亦曾經稱讚過My Little Airport的音樂,而以我個人經驗近期的Primary Shapes、儉德大廈、PixelToy等比起外國其他組合亦不覺遜色,只是不知為何原因他們至今的影響力仍然停留在香港,甚至連近如中國內地和台灣都未能造成回響,所以我真的希望有人能給我一個答案。似乎越講越離題了,不過我很希望見到香港音樂可以形成一股強大的文化,樂隊組合們有機會到亞洲甚至世界其他地方進行表演,在本地的雜誌或唱片行亦能見到相關的介紹和商品,到那時候就不用再拘泥於金錢上的斤斤計較了。

Friday, April 21, 2006

歌有相似?



昨晚去了窈窕淑女Ladytron的現場演出,不過除了貼幾張圖片之外實在沒有太多說話想說。不是指他們的表現不濟,反而整晚他們都保持著很穩定的水準,不過整個演出委實沒有太多令人驚艷的亮點,只能說在平淡中過了一個還不錯的夜晚。是晚的觀眾情緒非常高漲,看得出他們都很喜愛Ladytron這個利物浦四人組合,但我對他們的感覺一直都只是一般,僅覺得他們的作品還算悅耳動聽罷了,沒有特別深刻的感情。或許是我最近看現場的次數比以前更頻密,要求提得越來越高之餘也不再那麼容易感到滿足,所以有些許失望亦是難免。接下來有三個禮拜的休養期,希望五月Mogwai來臨多倫多之時會帶給我們一個精彩的演出。

來自保加利亞的Mira當晚儼如一位冰山美人一般,全場演出很少開聲說話,還不時用冷酷的眼神注視著觀眾,不過這對我來說別有一番撫媚,比剪了冬菇頭的主音Helen要來到吸引得多。另外兩位主要成員Daniel和Reuben一直躲在後面玩弄著電子合成器,從台下實在很難清楚看到他們的舉動。



說了這麼久還沒進入今天的主題,其實是想大家幫我一個忙。Ladytron去年發行的新碟「Witching Hour」有多首歌曲都令我有似曾相識的感覺,其中第五首的「Sugar」我更特意找來了對照給大家聽一下,看看究竟是巧合地相似還是另一宗抄襲疑案。

Ladytron - Sugar + Sex Pistols - Submission

除了「Sugar」之外,「amTV」的第一段旋律我亦肯定在其他作品裡面聽過,本來以為是出自Sonic Youth,不過重聽了他們多首歌曲卻沒有找到相同的這一段,所以才在這裡看看有沒有朋友可以幫我一把。本來改變是一件好事,不過Ladytron如此急進卻總給人一種「唔湯唔水」的感覺,遠遠不及他們之前那些令人熱血沸騰的Electroclash作品。

Wednesday, April 19, 2006

音樂文化雜談

身邊其實一直都有一班頗為被動的朋友,他們雖然口稱喜歡聽音樂,不過卻從來沒有打算自己去發掘他們鐘愛的音樂。更多的時候他們是依賴大眾媒體或親朋戚友的介紹,遇到好的自然大聲稱讚和滿心歡喜地聽下去,不過當激情很快退卻之後便又變得如往常一樣。工作忙永遠是這班人的主要藉口,一來可以名正言順地繼續不理不睬,二來亦不至於潑你冷水,讓你繼續義無反顧地把好音樂介紹給他們。可是這樣一個單方面的交流其實是一件十分「無癮」的事,除非對方真的有意思想繼續聽下去,而且帶出一定程度的互動。有些人可能真的熱愛音樂,只不過天生懶惰罷了,不過當你看到網上某些人那種「飯來張口」的態度時,真的不能不懷疑對方對音樂的喜愛究竟有多深,還是真的笨到連去搜尋的力氣也欠缺?當然我不是打算在這裡「指桑罵槐」,整件事入面我受到了很多方面的啟發,所以才想在這裡吐一下心聲。

我一直覺得,現時香港音樂文化的不濟很大程度要歸咎於整個教育制度,不只是中小學的學習環境,更多的是我們從小到大成長過程中不斷受到多方面催化而引致的潛移默化。最近港燦筆記有一篇新文章論述時下香港年青人普遍「讀死書」的情況,其中提到一個關於香港少年學習鋼琴的例子更加是令我感受良多。我雖然對香港不太熟悉,不過通過報紙雜誌多年來的報導我認為港人自小學習鋼琴的人數比例在全世界來說肯定不算低,甚至可能算是偏高,但是你從來不會覺得香港是音樂之都又或者可以在街上隨時聽到古典樂章。這樣一種「人有我有」的典型香港人精神顯然亦拖累了整個香港藝術文化,在生活長期受到壓迫底下大眾亦樂於追求一些很片面、低淺的娛樂,而對一些值得花心機和時間去咀嚼、體會的作品卻提不起興趣,或者可能是原本僅有的興趣都已經在青少年時期被榨乾榨盡。當然,很高興仍然通過一些網上論壇和部落認識了不少有熱情的朋友,大家互相的交流亦令我得益不少,這是應該感到慶幸的。最近聽了很多關於宗教的討論,其實音樂便是我的宗教,很多人只知以各種方法去影響身邊的人令其加入自己的宗教,卻沒有想到宗教可能只是一個信仰,一個令自己活得開心和滿足的信念,其實可以透過不同方式來實現。

Sunday, April 16, 2006

Post-Rock Madness



網站Decoymusic.com現正進行後搖擂台淘汰賽,戰況非常緊湊,有幾個本人頗為喜歡的樂隊都已經落敗,例如Hammock、A Northern Chorus、Dirty Three、Tortoise、God Is An Astronaut等等。其中老牌勁旅Dirty Three的出局最令我困惑,而且是輸給我從來沒聽過的Up C Down C。

賽事現已去到第三輪,其中最令人矚目的莫過於日本打吡戰 - Mono V.S. World's End Girlfriend,究竟誰勝誰敗相信沒有人可以肯定預測。雖然Mono已經成名多年,但面對實力強勁的新貴WEG他們實在沒有必勝的把握,我個人亦沒有偏好其中一隊,只能坐山觀虎鬥。另外兩個較為緊湊的對決則是由加拿大滿地可世紀班霸Godspeed You! Black Emperor迎戰英國人氣樂隊65 Days Of Static和冰島天使Sigur Ros硬碰美國後金屬組合Pelican。我當然會選擇GY!BE和Sigur Ros,不過其他人是不是也會如此「理智」地投他們一票呢?

這個遊戲可謂相當刺激好玩,不但可以看看世界各地的樂迷對不同後搖樂隊的支持程度,而且可以發掘到很多自己以前完全沒有聽過的新舊組合,真箇是娛樂性和知識性並重。不知道除了後搖之外其他音樂種類有沒有類似的活動呢?

更新: 原來部份賽果已經出爐,GY!BE如無意外成功擊敗對手進入下一輪,將會面對那個令我摸不著頭腦的Up C Down C。而下回合最精彩的莫過於Mogwai火拼Explosions In The Sky的重頭戲,相信會是所有後搖樂迷最期待的其中一個對陣,而且亦可以看看究竟是英國的勢力較大還是美國的根基較廣。我本人對EITS不是太有好感,所以到時還是會投Mogwai一票。

Friday, April 14, 2006

FF

Franz Ferdinand,
The Fiery Furnaces,
Final Fantasy,
Foo Fighters,(多謝細孖匡提供)
還有其他嗎?

Wednesday, April 12, 2006

分數重要嗎?

一直以來網路或雜誌上的樂評可以籠統地分為兩類。有些作者抱著「有聽無類」的宗旨,只會客觀地介紹一張音樂作品的內容,並不會加上太多的個人意見和喜惡。而另外一些作者或機構則不然,除了對作品進行嚴謹的評分以外還會以極主觀的角度去寫文章,大量地給予褒獎字句或批判言論。究竟那種方式比較有效或優秀實在很難定論,除了因不同作者的喜好和作風而有所改變之外在實際的用詞遣句上亦可能有很大的出入。如果是抱著娛樂的心態,一些文筆比較風趣和富有濃烈個人風格的作品肯定會比那些如教科書般的刻板文章吸引。若從消費者的角度來看,用字語氣比較肯定的樂評更加可以作為購買的一個指標,而這對大部份初級至中等樂迷來說都是十分重要。

不過音樂作為一門藝術很多時候都是「各花入各眼」,對不同的人而言,就算是恐龍級樂迷也不例外,可能會有迴然不同的感受,所以在這方面任何標榜客觀的評分都沒有太大意義。最近,本國某雜誌(你應該知道是那一本)便嚴厲地指責Pitchfork這個以其獨特評分系統聞名於世的權威性網站對獨立音樂造成的破壞比其建設為多。我本身可以說是該網站的擁戴者,對其每十年一次的專題更是十分欣賞,不時翻查一下看看還漏了那些經典專輯沒有找回來聽。另外Pitchfork亦沒有其他英美雜誌的商業負擔,在評審角度上獨立自主,從來不會賣那些主流音樂的帳,比起NME、Q等極為嘔心的刊物實在公正嚴明得多。

不過該份雜誌的指控並不是毫無道理,其提出的兩大點理據亦是一針見血,將潛在問題說明得一清二楚。第一,Pitchfork擁有眾多的音樂寫手,而這個世界上可以說沒有任何唱片能得到所有工作人員同樣的認同或喜愛,所以每篇樂評只能代表作者一個人的意見(雖然之前看過一份所謂的評分標準,將所有的細節條件寫得清清楚楚),並沒有大家想像中的那麼客觀。很多時候你會看到外間普遍評價甚高的唱片最後只得到六點幾甚至更低的得分,對不明就裡的讀者可能會造成誤導。第二,好音樂的定義莫衷一是,有人喜歡聽創意、有人喜歡聽旋律、有人喜歡讀歌詞甚至可以是因為彈奏、氣氛、情意結等多種因素,要釐定一個絕對公平、公正的評分準則是沒有可能做到,那麼其中如何取捨便含有很大的私人因素。

以上討論的兩點我基本認同,所以在「放牛郎的樂源」這裡你不會看到任何的打分,將來亦可能不會有。我只會儘量地以文字描寫出我對某張唱片的感覺,讓大家可以領會到我的看法。不過,如果你認為我做不到這一點的話不妨提出來,讓我看看有什麼可以改正。話說回來,認同歸認同,我絕對支持Pitchfork的存在,我亦會繼續跟著裡面的評分去試聽新唱片。雖然已經講過多次,不過還是要再講,在如今唱片比時間多的年代如果沒有像Pitchfork這樣的網站去過濾一下這些作品,我可能連聽新唱片的意欲都提不起來。所以,多一個參考總是有幫助的,不要人云亦云,多方面吸取知識便是了。

黑白照

Owen Pallett原來是一個頗為多產的唱作人,在去年連續發行了大受好評的首張大碟「Has A Good Home」和7"黑膠「Young Canadian Mothers」之後,想不到新大碟「He Poos Clouds」亦早已完成後期製作,並已鐵定於今年五月十五日由美國著名廠牌Tomlab於全球推出。不過,作為Owen「同鄉」的我們自然比其他人有「著數」,在上個禮拜本地廠牌Blocks Recording Club(負責Final Fantasy在加拿大的發行事務)的一次公開表演裡面我已經先行購得這張大碟。

早於觀看表演之前幾日已經從You Ain't No Picasso處看到了新單曲「The Arctic Circle」,在迫不及待之下一聽,感覺為之驚艷。在音樂方面除了保留前作旋律上的流暢性以外,極為成熟和繞有古典味的編曲格外具有豐富的層次感,大樂隊般的弦樂編制完全突顯了Owen這次極具野心的新嘗試。

這裡先解釋一下為何標題寫作「黑白照」,實則亦可解為「黑白(對)照」,在此玩一玩文字的把戲。心水清的朋友應該猶記得上張大碟「Has A Good Home」採用了全白色的簡潔設計,非常配合樂曲那清新、暢快的感覺。可是,這次的新碟卻以黑色作為CD封套和內頁的主色調,在氣氛上已經蒙上了一層神秘、詭異的色彩,預示著這次的音樂將有非常大的轉變。當然,無論如何千變萬化小提琴依然是Final Fantasy的主要「武器」,再加上多個合作無間的弦樂手、鍵琴手和鼓手,大致上還是維持了和去年差不多的人員搭配,唯一比較突出的就是加入了Choir的和聲部份,為其中不少歌曲增添了令人煥然一新的質感,為該專輯一大可取的進步。



由於今張大碟的主軸是與著名魔法遊戲Dungeons & Dragons有關,所以在整個曲風的表現上都顯得略為誇張,跟「Good Home」的低迴氣氛截然不同。不過,Owen今次的創作並沒有給人突兀之感,整個轉變十分流暢,乍聽之下根本想像不到這是出自Final Fantasy之手。「This Lamb Sells Condos」可以說是全碟風格的一個縮影,以跳躍的鍵琴聲為中心,奏出一段段極為輕鬆暢快的主旋律。而人聲方面除了有Owen那一貫沉實自然的嗓音之外,在副歌部份更用上了二重唱和一段本地著名音樂藝術家Lex Vaughan的獨白,是一個蠻不錯的新鮮嘗試。

「If I Were A Carp」則一轉之前的曲調,以大提琴為主軸營造出如探險電影配樂般的詭秘氛圍,帶領著聽眾進入到一個伸手不見五指的原始山洞。隨著歌曲的發展,洞內仿彿傳來陣陣如鬼魅般的回聲,在刺骨的寒風侵襲下我們挺著單薄的身軀,顫顫兢兢地向著未知的前路探索。一切都是那麼扣人心弦,我們好像又回到了多年前「 The Sea And The Bells」那個以悲劇告終的海上歷險旅程。

「Song Song Song」是整張專輯裡面的最大驚喜,以小提琴和類似非洲鼓的前奏配樂帶出了之前從沒有想像過的澎湃氣勢,一掃之前的陰暗感覺,仿如旭日又再次從天邊昇起,開始令人嚮往的新一天。從當日的現場表演所見,由於條件貧乏的關係,Owen竟然想到敲奏自己提琴的肩托部份代替鼓擊,效果不俗之餘更令我們眼界大開,不禁為他的才華折服。該曲在接近尾聲時以一段異常動聽的小提琴演奏作結,更加令人留下難忘的印象。很巧合地,和上張專輯裡面我最喜歡的「Please Please Please」一樣,此首歌曲亦同樣以三個疊字命名,令人懷疑這是否Owen精心的刻意安排。

Final Fantasy的音樂一向就如一塊上好的碧玉,雖然在剛開始的時候外表並不那麼吸引,不過隨著時間的浸淫和重複多次的聆聽便會慢慢顯露出其可貴之處。我們的身邊實在充斥著太多靡靡之音,很需要Owen Pallett這樣的音樂人來淨化我們的耳朵和心靈,願你能和我一齊享受這美妙的聲音。

相關資料: 全碟歌詞

(如果想試聽本張大碟的朋友可以留下你的電郵,我會儘量滿足閣下的要求。)

Tuesday, April 11, 2006

廣告

Friday, April 7, 2006

我挑剔嗎?



我一向以為自己只是一個跟其他樂迷沒有分別的普通人,不過最近有朋友說我對音樂過於挑剔,放棄不少(別人認為是)不錯的作品。面對這一意見,我認為有必要自我檢討(或者語氣過重,不如說是評估)一下平時聽音樂的習慣和態度。

我近幾年做人都是抱著寧缺勿濫的宗旨,不喜歡收集過多無謂、沒有需要的東西,對於中看不中用的更是連一眼都不會望。對唱片的態度大致類同,從來不會為了大碟裡面一兩首好聽的歌曲而購買整張唱片,因為我知道很快便會移情別戀,徹底忘記它的存在。現時我每月平均試聽二十張唱片,其中有新有舊,不過我很少會從頭到尾聽完一次,大部份時候是挑幾首有代表性的歌曲出來,選擇準則通常是挑播放時間最長的一首、主打單曲兩首和隨便抽兩首B-sides。這樣其實頗為符合我之前說過的觀點,因我不會因為某幾首歌而喜愛一張唱片,而另外一個更重要的因素是我90%的時間都在完整地聽一張唱片,很少會坐在電腦面前翻找出曾經喜歡過的單曲。這樣的確會錯過很多滄海遺珠,亦不像一個真正樂迷的作風,不過在這個資訊極度氾濫的年代每日流經我們耳朵的音樂實在是恆河沙數,而我的記憶又是如此有限,實在很難一一記低喜歡過的歌曲。唯有唱片是日見夜見,就如老朋友一樣整齊地排在架上,查找起來的確容易得多。

我是非常依賴第一印象的,如果一首歌曲不能馬上吸引我注意力的話我基本上是不會再聽第二次,一來不想浪費時間,二來我覺得現今的音樂大部份都如即食麵,不需要太過認真去咀嚼、細味,單憑感覺都不會錯得去那裡。當然,比較艱澀難懂的實驗音樂我是絕對願意花多點工夫和時間去體會及領悟,不會因為自己聽覺與知識上的不足而固步自封。但是我亦明白欲速則不達的道理,所以很多時候我會把聽得不明所以的唱片擱在一邊,看看幾個星期或幾個月後再聽會不會有什麼進步。Sonic Youth早期的唱片便是最佳例子,可惜到現在似乎還沒有很明顯的進境。

我深信音樂帶來的感覺和它所出生的年代有很密切的關係,正如我們的父母都比較喜歡聽鄧麗君、許冠傑一樣,有時當你跟完全不屬於(你所經歷過的)那個時代的音樂接觸,就算是多麼經典的唱片始終會有一種淡淡的疏離感,令到你怎樣也不能全心地投入到音樂之中。這可以算是天生的一個缺憾,儘管我們可以透過書籍和各種資料去嘗試了解當時的社會狀況,不過這種隔著一層玻璃的環境我始終認為是沒有太大意義的。很多時候一張老唱片的偉大在於其當時的前瞻性和體現出的宏闊視野,不過在十幾年甚至幾十年之後這種所謂的意念很多時候已被後人們榨乾榨盡,於我看來實在沒有必要再回過頭來去憑弔一番。

我不太喜歡聽一些模仿氣息濃厚的音樂。就算樂隊們的技術是如何出眾,多數情況下我還是會選擇拿出舊碟,重溫一下那些我當初很喜歡的音樂,而不是去聽一隊新組合去重新演繹。人總是喜歡懷舊的,對自己曾經心愛過的東西那種情意結不是一些新來事物可以隨便替代,除非那些舊物品根本沒有收藏著太多的回憶。別人總以為我家裡擁有大量唱片,其實現實情況並不是那樣。對一些不會隨著時間而沉澱的音樂我經過一段時間之後便會賣掉或送人,只留下那些深深感動過我或者擁有無比創意的出色作品。這樣一來家裡空間不至於淪陷成為唱片墳墓,自己腦袋亦樂得輕鬆,不用裝載過多無用的資料。

和很多西方音樂網誌的作者相比,我的確是顯得挑剔得多。看見他們幾乎每天都推薦幾首新歌,撇除開商業上的考慮和其他私心之外我實在很佩服他們所花的時間和對各種音樂的包容,我自己必定做不到。好了,我把所有的習慣和看法都論述過了,不知你又有什麼與人不同的觀點或習慣? 你會覺得我挑剔或愚蠢嗎?

Thursday, April 6, 2006

再續未了緣



今年的清明前夕對我來說可謂意義重大,除了是期待已久的The Flaming Lips第十二張大碟「At War With The Mystics」的北美發行日子之外,更是我有生以來第一次觀看他們的現場演出。這是他們近十年來第一次在加拿大舉行個人演出,而且只有多倫多一站,實在不枉我當初選擇來這邊讀書的用心。

老驥伏櫪

The Flaming Lips一行人自1983年(剛好是我出生的那年)組成以來已經度過了二十多個寒暑,其間經歷了多次人事變動,直到1992年Steven Drozd的加入才正式穩定下來,亦開始了他們音樂生涯裡面最重要的一次蛻變。暨年The Flaming Lips發行了「Transmissions From The Satellite Heart」(見另文),真正讓普羅大眾見識到他們的才華,而這張大碟最後亦成為他們事業上一個不可磨滅的里程碑。其中單曲「She Don't Use Jelly」更成為當年全美年度排行前十位的歌曲,令樂隊主腦Wayne Coyne第一次嘗到作為一個巨星的滋味。



在1991年的Alternative風潮之中,和當時其他樂隊一樣The Lips亦受到華納兄弟唱片公司的青睞,以美金$175,000的價錢簽下七張唱片的部頭合約,正式加入主流行列。屈指一算,今張大碟剛好是他們合約規定的最後一張,不禁令人格外關心究竟Wayne會以怎樣的音樂為他們在華納公司這十多年來的光輝生涯作一個總結。回顧過去,The Lips的每一張大碟都蘊藏了大量驚人的創意,從早期的迷幻曲風和搞笑歌詞到至今仍令人津津樂道的停車場聲音試驗和手提唱機合奏,然後再推出兩張傳世經典「The Soft Bulletin」和「Yoshimi Battles The Pink Robots」,無一不印証了我認為他們是現時全美國最有創意的樂隊的印象。他們的音樂豐富卻不凌亂,旋律輕快但歌詞往往令人反思,利用甜美的糖衣映照出世界上各種荒謬、無稽的社會現象,以樂觀的心態鼓勵聽眾面向人生,勇於接受一切迎面以來的挑戰。無論從歌曲深度、耐聽性、娛樂性和藝術性方面看來都無可挑剔,穩固地確立了他們作為九十年代至今美國最為重要的一支樂隊的崇高地位。

四年磨一劍



近年來The Lips放慢了唱片推出的密度,從以前的平均每兩年一張到現時平均每三年半才發行一次作品。在時間和金錢都比以前更為充裕的環境下,樂隊的視野和野心亦明顯地增進了不少,而這一切在製作人Dave Fridmann的落力協助底下更加得到了很好的發揮,連續創作出一張又一張膾炙人口的專輯。本身是迷幻樂隊Mercury Rev的貝斯手兼監製的Dave非常清楚The Lips想要做怎樣的音樂,除了在錄音的時候給予專業意見之外更多次參與編寫歌曲的工作,難怪被眾多樂評人譽為是樂隊的第五成員。

今張大碟用了將近兩年時間錄製,音效和音質都達到最高水平,可惜之前透露會同步發行的DVD版本至今還沒聽到任何消息,相信已令不少Fans們失望(當然包括本人在內)。恕我小人之心,但假若這是華納公司宣傳策略的一部份,那就未免太不負責任了。

在前兩張大碟的成功基礎上,今次「Mystics」同樣用上了大量的聲音取樣和電子怪聲,其中純音樂曲目「The Wizard Turns On」更是集大成之作,三分多鐘的Free Jam一氣呵成,太空感十足,把聽眾帶入一個仿如夢幻般的星際之旅,比去迪士尼遊玩更妙不可言。相比之下「My Cosmic Autumn Rebellion」的電影感更強,是全碟入面最接近「Bulletin」和「Yoshimi」時期的迷幻作品。壯闊洶湧的電子聲效揉合著激昂的鼓擊形成一股巨大的音樂力量,藉以描畫前程似錦的未來生活來鼓勵著世人以永不放棄的精神前進。全碟最為悅耳的「Pompeii Am Götterdämmerung」是Steven Drozd第一次領唱,其略帶高音的唱腔帶給整首歌一種朦朧美,效果非常不俗,而背後如雷般的鼓擊更帶有The Lips久違的沖勁,令人聽得痛快淋漓之餘不禁有點懷念「Clouds Taste Metallic」時代的他們。

政治人生

The Lips的歌詞一向給人天馬行空的感覺,不過在今張大碟裡面Wayne首次將政治話題明確地代入歌曲,其想帶出的信息的確不言而喻。近年來美國天災人禍頻生,很多公眾人物早已公開指責政府的不足,而布殊的所作所為更是一次又一次地讓人民失望,這次連一向鼓吹自由、和平的Wayne也忍不住要加入聲討的行列。開場單曲「The Yeah Yeah Yeah Song」便很直接了當地指出美國現有的社會問題,包括戰爭、貧富懸殊、權利失衡、種族歧視等等,相信會引起不少人的注意。其實近年來Wayne的反戰立場已是相當地明顯,Black Sabbath的著名歌曲「War Pigs」更是The Lips每場演出去到最後必唱的曲目,希望鼓勵更多的人去關注這些社會問題。

「The Sound Of Failure」和早於去年發行的單曲「Mr. Ambulance Driver」都是圍繞生老病死這個話題,其中後者的靈感是取自平常我們常聽到的救護車鳴笛聲。據Wayne解釋說,電視、電台等大眾媒體每天都充斥著太多故作熱情歡快的流行舞曲,很多時聽眾都聽不到這個世界的另外一面,故此他們便特意作了這首歌曲,讓大家知道其實失敗經常都圍繞在我們的身邊,並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接受過挫折後重新站起來,面前又是一個未知的人生等著我們去開拓。在緊接著「Failure」之後還有一首一分多鐘的曲目名為「It's Dark, Is It Always This Dark?」不過特別的是,樂隊並沒有把這首歌獨立出來處理,而是直接與「Failure」放在一起,類似的意念還出現在本碟另外一首歌曲「It Overtakes Me」裡面。



承先啟後

總體來說,這張大碟的風格介乎於「Transmissions」和電子實驗音樂之間,沒有了上張大碟「Yoshimi」卡通式的甜膩,於我來說是一個十分值得高興的轉變。觀乎現時網上眾多樂評似乎都對該唱片沒有太高的評價,不過對我來說,這張唱片的可聽性甚至高於「Transmissions」。縱使可能不及前者那麼令人驚喜,但在今天幾乎每個樂隊都甘於自我複製或跟隨他人的同時,The Lips仍然是如此忠於自己,繼續帶給聽眾新的意念和聲音,我實在不知道還可以對他們要求些什麼。如果讓我來打分數的話,我會毫不猶豫地給予九十分。

現場演出Setlist:

Race For The Prize
Bohemian Rhapsody [Queen]
Free Radicals
Yoshimi Battle The Pink Robots, Pt. 1
Cow Jam
Yoshimi Battle The Pink Robots, Pt. 2
The Yeah Yeah Yeah Song
The Gash
The W.A.N.D.
She Don't Use Jelly
Do You Realize??
Love Yer Brain
War Pigs [Black Sabbath]

Saturday, April 1, 2006

青黃不接

雖然身處他邦,不過大部份在溫哥華的華人都與港人無異,聽的是Kelly Clarkson、看的是「American Idol」。本來大家是河水不犯井水,各有各的生活。不過遺憾的是,我們的山頂大學節目「That Chinese Show」青黃不接的問題似乎非常嚴重,至今還未看到有能力的主持人接棒。雖然期間有不少新人應徵,但皆無法勝任該工作,年多以來一直依靠已經畢業的幾位老臣子在苦苦支撐,最近更因節目改動將播放時間由一小時縮短至半小時,於我看來節目的前景實在暗淡。見微知著,雖然這個例子沒有什麼代表性,但也隱約可以看出我們身處一個怎樣的音樂環境底下,雖然比起香港已有很大的喘息空間,不過跟電影、生活文化、食物等相比,我們的音樂圈子還是一個非常渺小的弱勢社群。

其實為何今天我會突然提起這個問題? 因為我聽完今日的節目後實在很怕它有朝一日會從大氣電波中消失。